'沪油3301'的选育、配合力分析及其适宜种植密度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吉风

作者: 朱吉风;张俊英;蒋美艳;江建霞;杨立勇;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恢复系;种植密度;产量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1 年 021 期

页码: 7297-73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选育株型紧凑且携带显性核不育恢复基因的油菜新品种,本研究以株型紧凑的纯合两型系为母本,通过连续自交与株系定向筛选,获得株型紧凑、粒重和含油量较高的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恢复系‘沪油3301’。为研究新恢复系所配组合产量优势,本试验以2个全不育系为母本,另选2个恢复系为对照,配置6个组合,比较分析其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沪油3301’所配2个杂交组合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为探索种植密度对‘沪油3301’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设置5个种植密度(12.0×104, 16.0×104, 21.3×104, 26.7×104和33.3×104株/hm2),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单株角果数、单株产量和生物产量降低,而小区实收产量先增后降,在26.7×104株/hm2密度下达到峰值,约2 183.2 kg/hm2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高含油量油菜显性核不育恢复系4061R选育. 朱吉风,张俊英,蒋美艳,江建霞,杨立勇,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2021

[2]云南杂交油菜适宜种植密度及化肥用法用量研究. 符明联,原小燕,汪铭,凌青,杨进成,贺斌,彭识,文和明,杨和团,李根泽. 2011

[3]种植密度对不同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 郑本川,张锦芳,李浩杰,柴靓,崔成,蒋俊,蒋梁材. 2018

[4]油菜新品种'沪油3302'的适宜密度分析. 朱吉风,张俊英,蒋美艳,江建霞,杨立勇,王伟荣,李延莉,周熙荣. 2021

[5]种植密度对不同油菜品种产量与含油量的影响. 陈碧云,许鲲,高桂珍,伍晓明. 2018

[6]长江中游种植密度与氮肥耦合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和机械化收获农艺性状的影响. 张利艳,陈畅,张春雷,刘继明. 2015

[7]氮肥和种植密度对通粳981产量影响的函数模型研究. 周根友,汪波,夏华. 2018

[8]不同种植密度对甜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黄鼎程,王登伟,柳延涛,黄春燕. 2017

[9]密肥条件对水稻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 刘建,徐少安. 2004

[10]酒用高粱种植密度、施肥量与产量间的关系模型. 李祥栋,张明生,王洋,任明见,高翔. 2015

[11]种植密度对黔黄油21号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魏忠芬,骆书川,黄春利,李德文. 2010

[12]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宣薯2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雷尊国,邓宽平,彭慧元. 2011

[13]不同种植密度对Y两优6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龙英,孙长青. 2015

[14]种植密度对玉草1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陈柔屹,冯云超,唐祈林,荣廷昭,郑常祥. 2009

[15]种植密度对棉花生育动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戴茂华,吴振良,刘丽英,马俊永. 2014

[16]大化县不同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韦佑霖,韦春琴,韩烨君,刘永贤. 2013

[17]不同育苗方式及种植密度对辣木生长的影响. 周明强,刘清国,班绣文,李松峰,龚德勇. 2010

[18]不同肥料种类及种植密度对早熟马铃薯费乌瑞它产量的影响. 王鹏,陈辉云,吴艳艳,李元姣,刘助生,范大泳. 2012

[19]陇单7号饲用玉米适宜种植密度及施肥量和方式初探. 李志明. 2011

[20]两个油菜新品种不同耕作方式与种植密度的产量表现. 李明举,陈德珍,冯泽蔚,冯文豪,饶勇.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