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珠母贝幼虫变态中的形态、器官变化及运动与摄食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邓正华

作者: 邓正华;林先鑫;陈明强;李有宁;赵旺;于刚;刘芊;黄桂菊;王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幼虫;稚贝;变态;运动;摄食

期刊名称: 水生生物学报

ISSN: 1000-3207

年卷期: 2019 年 43 卷 005 期

页码: 1072-10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揭示合浦珠母贝幼虫至稚贝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外部形态变化及内部器官改变的内在规律,掌握其形态和器官与运动和摄食行为之间的关联.在光学显微镜下对整个幼虫生长发育及变态过程中的外部形态、内部器官特征进行了系列观察和性状测量;利用非线性回归参数拟合,描述各形态性状生长特点及不同属性之间的联系;观察不同发育阶段其运动与摄食过程.结果显示,幼虫在正常生长过程中,其壳长生长方式为加速正增长、壳高为减速正增长、绞合线长为加速负增长,壳高相对于壳长的生长为快速生长、绞合线长相对于壳长为慢速生长.幼虫生长至壳长为(209.26±9.22)μm时,内部器官发生改变,面盘开始逐渐退化从而发育成鳃,斧足逐渐形成;壳长生长至(234.30±14.00)μm时,次生壳开始长出,外部形态逐渐向稚贝转变.稚贝阶段,其鳃丝长、鳃丝间距和鳃丝数量相对于壳长的生长均表现为慢速生长.幼虫在水中的运动和摄食过程主要依靠面盘外周纤毛的摆动来完成,俯视观幼虫绕不规则圆沿顺时针方向运动,垂直观幼虫螺旋上升或下降.稚贝阶段,依靠斧足的往复伸缩来完成爬行,依靠鳃的过滤完成摄食.在幼虫变态过程中,面盘退化至鳃具备滤食功能期间,变态幼虫运动功能降低,摄食能力丧失,依靠自身能量储备来完成生长和器官发育,这一过程是苗种培育中的重要关键点.

分类号: S968.35

  • 相关文献

[1]珠母贝幼虫运动、自然沉降及摄食行为. 邓正华,李海梅,张博,苏家齐,刘宝锁,范嗣刚,周凤,吴开畅,喻达辉. 2018

[2]不同运输条件对合浦珠母贝稚贝存活比较. 邓正华,陈明强,李有宁,赵旺,林先鑫,黄桂菊,王雨. 2020

[3]合浦珠母贝和大珠母贝稚贝摄食率及摄食节律的比较研究. 范嗣刚,姜松,黄桂菊,刘宝锁,张博,喻达辉. 2015

[4]溴氰菊酯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毒力及对其运动和摄食的影响. 丁中,刘建喜,袁涛,彭德良,黄文坤. 2016

[5]中国蛤蜊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 刘德经,朱善央,黄金凤,袁建冲,卞佩佩. 2011

[6]西施舌人工育苗及幼虫、稚贝生长研究. 吴进锋,陈素文,梁超愉,张汉华,陈健光,陈瑞雯,林俊明,谢建文. 2003

[7]底栖硅藻生物膜附着基对扇贝幼虫附着和变态的影响. 杜美荣,方建光,毛玉泽,李锋,高亚平,房景辉,王同勇,蒋增杰. 2020

[8]合浦珠母贝幼虫培育的饵料优化研究. 邓正华,陈明强,王雨,黄桂菊,于刚,吴开畅,李有宁. 2018

[9]合浦珠母贝幼虫培育的饵料优化研究. 邓正华,陈明强,王雨,黄桂菊,于刚,吴开畅,李有宁. 2018

[10]织锦巴非蛤幼虫对不同种类单胞藻的摄食和消化效果. 邓正华,翟子钦,魏海军,赵旺,陈明强,李有宁,黄星美,张钰伟,王雨. 2022

[11]黄边糙鸟蛤幼虫对9种单胞藻的摄食与消化研究. 邓正华,叶乐,吴开畅,余莹英,赵旺,姜松,张博. 2016

[12]青木香提取物对大鼠离体肠段运动的影响. 张献新,张明军,王子元,刘晒玲,王皓宇,宋吉双. 2017

[13]温度和溶解氧对仿刺参存活、代谢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周晓梦,张秀梅,李文涛. 2018

[14]基于DEM-CFD两种早稻品种圆筒筛清选过程的运动分析. 肖星星,李骅,吴崇友,齐新丹,胡童. 2018

[15]核仁及其在病毒侵染过程中的作用. 夏丹萍,燕飞,陈剑平. 2014

[16]非洲猪瘟疫情后时代背景下母猪精准饲养关键技术. 赵金波,高圣玥,宋岩,王佳辉,唐玲玲,张智慧,李伟,赵文江. 2021

[17]水平摘锭运动轨迹的分析. 刘向新,周亚立,翟超,闫向辉,李生军. 2013

[18]烟碱对小鼠运动性疲劳的作用研究. 侯小东,蔺新英,张怀宝,杜咏梅,姜迎. 2014

[19]合理膳食、适量运动 维持健康体重. 徐海泉,孙君茂,马冠生. 2018

[20]盐度和饵料密度对栉孔扇贝稚贝滤水率的影响. 杜美荣,方建光,葛长字,毛玉泽,于守团,燕敬平,李锋.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