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邵财
作者: 邵财;郭靖;许世泉;王志清;王英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人参;土壤;化感物质;化感作用
期刊名称: 吉林农业科学
ISSN: 1003-8701
年卷期: 2012 年 37 卷 03 期
页码: 12-1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研究了栽参土壤水提取液用不同化学试剂(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和直接采用不同化学试剂(乙酸乙酯、正丁醇、甲醇和蒸馏水)提取,对所得各个组分以人参种子为试材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经筛选所得活性较强组分再以人参幼苗为试材进行其根系活力和丙二醛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栽参土壤提取液不同组分均对人参种子胚根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抑制作用随浓度逐渐增加而增强,其中生物活性较强的组分为栽参土壤水提取液乙酸乙酯萃取相和栽参土壤乙酸乙酯提取组分,两个组分对幼苗根系活力和丙二醛含量都产生显著性影响,在培养96h后,丙二醛含量分别增加23.8%、37.5%,与对照达极显著差异(P<0.01),根系活力分别下降17.2%、27.1%,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由此可知,用乙酸乙酯提取栽参土壤可有效获得部分人参化感物质,其可促进人参幼苗根细胞膜质过氧化作用,使膜透性增加,降低人参幼苗根系活力,影响其生长发育。
分类号: S567.51
- 相关文献
[1]人参化感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陈长宝,张瑞,王恩鹏,许永华,王英平. 2018
[2]人参化感物质对人参根尖组织结构的影响研究. 许世泉,艾军,王英平,陈长宝,刘继永,焉石,王艳艳,赵时永. 2008
[3]西芹鲜根丙酮浸提物层析流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以及化感物质鉴定. 高晓敏,王琚钢,李杰,马立国,郝静,云兴福. 2014
[4]中国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任元丁,尚占环,龙瑞军. 2014
[5]苎麻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化感潜力评价. 刘楠楠,白玉超,李雪玲,杨瑞芳,郭婷,崔国贤. 2017
[6]中国北方水稻与无芒稗化感作用研究. 姜敏,郝楠,郭延玲,张玉芬,纪明山. 2007
[7]农业生产中化感物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Web of Science大数据的文献计量分析. 梁传静,邢丹,张爱民,王永平,袁圆. 2017
[8]水稻化感作用研究进展及展望. 李杨瑞. 2006
[9]植物化感物质及其释放途径. 刘亦学,刘万学,万方浩,张惟,杨秀荣. 2007
[10]肿柄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化感作用. 李晓霞,沈奕德,范志伟,黄乔乔,程汉亭,刘丽珍. 2013
[11]西芹鲜根六次醇层物化感物质的分离及其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孙洪欢,王永,李蕾,云兴福. 2017
[12]多花黑麦草根系抑草潜力评价及其化感物质分析. 董晓宁,高承芳,张晓佩,刘远,李文杨,翁伯琦. 2013
[13]不同处理的豚草残留物对小麦的化感作用. 郭建英,龙茹,万方浩. 2010
[14]紫茎泽兰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及其主效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 刘万学,万方浩,吕国忠. 2007
[15]西芹醇层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及化感物质鉴定. 高晓敏,王琚钢,云兴福,包妍妍. 2017
[16]葡萄根系浸提液的化感作用. 李坤,郭修武,郭印山,李成祥,谢洪刚,胡禧熙,张立恒,孙英妮. 2010
[17]植物化感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邵财,郭靖,刘继永,王志清. 2012
[18]水稻化感作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孙金才,杨泽敏,姚素梅,周竹青,王火明,杨红喜. 2004
[19]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郭惠明,程红梅. 2008
[20]葡萄根系腐解物的化感效应及酚酸类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 李坤,郭修武,郭印山,谢洪刚,胡禧熙.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蒙古黄芪种子老化的代谢组学分析
作者:鲁海坤;姜业成;隋昕;于云泽;郭靖;于营
关键词:蒙古黄芪;种子老化;代谢组学
-
药用植物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及其在中药材生态种植中的应用
作者:吕柏辰;孙海;钱佳奇;梁浩;朱家鹏;张强胜;邵财;张亚玉
关键词:药用植物;根系分泌物;根际微生物;生态种植
-
贵州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对策探究-以六盘水市盘州市普田回族乡雁子村为例
作者:郭靖
关键词:贵州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对策建议;乡村振兴
-
红参水提物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的影响
作者:张娇;侯微;王英平
关键词:红参;秀丽隐杆线虫;衰老;寿命
-
植物激素在人参皂苷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
作者:梁浩;孙海;邵财;张亚玉
关键词:植物激素;人参;皂苷;调控机制
-
药用植物种子贮藏的研究进展
作者:隋昕;姜业成;于海娇;邢丽伟;郭靖;于营
关键词:种子贮藏;影响因素;生理生化变化;贮藏方法
-
条锈病对不同抗性小麦品种的为害损失率和防治阈值研究
作者:阙亚伟;龚双军;王志清;向礼波;曾凡松;袁斌;薛敏峰;史文琦;刘万才;杨立军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产量损失率;植保贡献率;防治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