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杆菌对牦牛小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常振宇

作者: 常振宇;董海龙;叶炳涛;陈永旭;曾江勇;吴庆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牦牛;乳酸杆菌;大肠埃希氏菌;肠道黏膜;保护机制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7-4333

年卷期: 2024 年 29 卷 003 期

页码: 155-1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乳酸杆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对犊牦牛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所致小肠黏膜屏障损伤的治疗机制,本研究将24头健康犊牦牛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E.coli O78)、低LAB组(E.coli O78+1×107 CFU LAB)和高 LAB 组(E.coli O78+1× 1011 CFU LAB).HE 染色评估犊牦牛小肠病理变化,并计算小肠各肠段肠绒毛长度(VH)与隐窝深度(CD)比值(V/C),Western blot检测小肠黏膜p38和MAP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E.coli O78处理的模型组犊牦牛小肠绒毛排列紊乱,隐窝深度增加,且界限模糊,黏膜固有层和下层有炎性细胞浸润,经LAB干预治疗,犊牦牛小肠绒毛组织病理结构得到改善.2)模型组小肠VH指数与V/C比值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而随着LAB干预治疗剂量增加,小肠VH指数和V/C比值升高,其中高LAB组VH指数显著高于模型组和低LAB组(P<0.05),同时高LAB组V/C比值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且高LAB组VH指数和V/C比值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38和MAPK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且p38和MAPK蛋白表达水平随着LAB干预治疗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高LAB组p38和MAP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和低LAB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LAB可通过改善小肠形态结构,调节p38、MAPK等MAPK相关通路蛋白表达,对E.coli O78所致的犊牦牛腹泻起到治疗作用.本研究为益生菌抑菌产品的研发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牦牛肠黏膜浆细胞、肥大细胞与杯状细胞的比较观察. 杨学军,方梅,左愈臻,李栋,赵兴绪,贾宁. 2015

[2]牦牛肠道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分布比较观察. 杨学军,方梅,左愈臻,李栋,赵兴绪. 2015

[3]保护农业知识产权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魏国汶,戴天放,周海波,张春. 2007

[4]脂多糖诱导的小鼠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黄显晔,谢宇庭,张鹏宇. 2021

[5]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背景下耕地保护机制研究. 路燕,宋利利. 2010

[6]增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苗对小鼠的保护力及其机制研究. 王勇,刘思国,王春来,李广兴. 2007

[7]重庆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保护机制研究. 黎莉莉,胡晓群,袁昌定,罗荣. 2010

[8]一种提升猪肠道黏膜免疫力的微生态制剂临床试验观察. 陆新章,洪永权,朱永军,卫秀余. 2019

[9]热应激对畜禽肠道黏膜屏障的影响研究进展. 黄显全,熊云霞,王丽. 2019

[10]白酒糟酵母培养物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免疫机能和肠黏膜结构的影响. 马友彪,周建民,张海军,王晶,武书庚. 2017

[11]霉菌毒素影响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高亚男,王加启,李松励,张养东,郑楠. 2016

[12]补喂瘤胃液制备物对羔羊肠道黏膜及血浆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吴婷婷,韩冰,聂彪彪,董伟伟,杨开伦. 2016

[13]“倍肽德”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免疫机能和肠黏膜结构的影响. 马友彪,周建民,张海军,王晶,武书庚,齐广海,刘建忠,吕亮. 2017

[14]假蒟提取物对断奶仔猪回肠黏膜组织形态及通透性的影响. 王定发,周璐丽,胡海超,周汉林. 2018

[15]家禽热应激肠道黏膜屏障损伤及营养性修复研究进展. 邵丹,施寿荣,胡艳,王强,童海兵. 2019

[16]乳杆菌仔猪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调控及其分子机制. 马现永,蒋宗勇,王志林,王丽,杨雪芬,吴云鹏,胡友军. 2015

[17]间接ELISA检测鸡大肠埃希氏菌菌毛抗体方法的建立. 黄金海,丁伯良,王英珍,赵雪,张健,李秀丽. 2001

[18]大肠埃希氏菌ERIC-PCR指纹图谱构建及贝类污染微生物源示踪. 何力,傅玲琳,冯立芳,励建荣. 2012

[19]多重耐药的肉鸡源大肠埃希氏菌基因组完成图及耐药性分析. 陈怡飞,常江,施杏芬,罗绮霞,杨华,唐标,夏效东. 2021

[20]早发型与晚发型大肠埃希菌败血症临床对比分析. 谭冬琼,李禄全.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