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旱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龙
作者: 李龙;毛新国;王景一;李超男;柳玉平;景蕊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抗旱性;基因资源;种质创新;育种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23 年 41 卷 003 期
页码: 11-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优异基因资源改良小麦抗旱性是应对干旱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结合国内外小麦抗旱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本研究组的研究实践,概述了现行主要抗旱性鉴定方法的适用对象和评价指标,以及小麦抗旱种质创新、抗旱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提出未来小麦抗旱性研究的重点任务和发展方向,即建立基于高通量表型鉴定的抗旱性综合评价技术体系,建立基于高通量基因型鉴定的抗旱基因资源发掘平台,创建基于综合运用多学科技能的智慧育种策略,以期为加快小麦抗旱性遗传改良提供信息资源和理论参考.
分类号: S512
- 相关文献
[1]陆稻的起源与适应性进化研究进展. 罗志,周衡陵,李静,李朝阳,王磊,罗利军,夏辉. 2022
[2]小麦基因组、基因资源与基因组育种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贾继增,高丽锋,赵光耀,张立超,孔秀英. 2015
[3]中国牧草育种中的若干科学问题. 刘志鹏,周强,刘文献,张吉宇,谢文刚,方龙发,王彦荣,南志标. 2021
[4]小麦新基因发掘与分子育种. 张斌,刘霞,王智兰,王倩,徐伟娜,昌小平,毛新国,李昂,景蕊莲. 2015
[5]新疆玉米抗旱研究进展. 刘成. 2007
[6]小麦新品种蜀麦126的选育及其基因资源发掘利用. 马孝玲,黄林,贺靖舒,伍碧华. 2022
[7]小麦抗白粉病种质资源鉴定及其创制. 孟雅宁,徐有,兰素缺,张业伦,李杏普. 2012
[8]河南省油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与主要成效. 张书芬,朱家成,王建平,文雁成,张书法,何俊平,曹金华,蔡东芳,赵磊. 2016
[9]关于广西的甘蔗育种. 李杨瑞. 2019
[10]关于适合机械化收获玉米育种的思考. 赵强,赵满义,吴迅,刘鹏飞,郭向阳,王安贵,祝云芳,陈泽辉. 2019
[11]甘肃省玉米产业现状及玉米育种方向探讨. 寇思荣. 2018
[12]优质甘薯种质福薯1号鉴定及利用研究. 邱永祥,邱思鑫,许泳清,刘中华,罗文彬,纪荣昌,李华伟,汤浩. 2013
[13]我国糯玉米育种现状及种质创新方法探讨. 韩金龙,徐立华,徐相波,王同燕,周柱华,邢燕菊,丁一. 2009
[14]桔梗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研究进展. 陈庆亮,单成钢,倪大鹏,张教洪,朱京斌,王志芬. 2010
[15]玉米种质创新和商业育种策略. 张世煌. 2006
[16]全球基因编辑育种创新价值链现状与启示. 邹婉侬,贠桂玲,宋敏. 2023
[17]玉米育种问题及对策探讨. 张建宏,郑宏鹏,冯丽赟,刘佼,申虎飞,张俊珍. 2014
[18]中国苜蓿品种的选育与研究. 王雪,李志萍,孙建军,冯长松,李绍钰. 2014
[19]21世纪初粒用高梁的育种目标和策略. 高士杰,刘晓辉. 2002
[20]我国甜玉米育种现状与种质创新思路. 韩金龙,王同燕,徐立华,徐相波,周柱华,邱登林,阴卫军.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海参皂苷结构特征及其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刘煜珺;郑杰;刘东竹;于笛;李龙;傅志宇;刘桂英;周遵春
关键词:海参皂苷;结构特征;生物活性;作用机制
-
小麦烯醇化酶基因TaENO1-5B在多种环境下对株高与穗粒数的调控
作者:张紫慧;张艳菲;李龙;李超男;王景一;杨德龙;毛新国;景蕊莲
关键词:小麦;TaENO1-5B;农艺性状;KASP标记;单倍型
-
小麦TabHLH112-2B基因克隆及每穗小穗数相关功能标记开发
作者:范子培;李龙;史雨刚;孙黛珍;李超男;景蕊莲
关键词:小麦;TabHLH112-2B;分子标记;关联分析;每穗小穗数;优异单倍型
-
三维荧光光谱法快速检测橄榄油中掺假廉价油
作者:吴梅凤;李杨;李敏敏;王凤忠;李龙
关键词:橄榄油;掺假;三维荧光光谱;机器学习;快速检测
-
基于无人机多源影像数据的灌浆期人工合成小麦抗旱性评价
作者:燕雯;金秀良;李龙;徐子涵;苏悦;张跃强;景蕊莲;毛新国;孙黛珍
关键词:多源影像;光谱指数;人工合成小麦;抗旱性;灌浆期
-
大竹蛏营养组成、呈味特性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于笛;傅志宇;李龙;刘煜珺;杨芯蕊;白永安;王志松;郑杰
关键词:大竹蛏;煮制;营养组成;呈味特性;抗氧化活性
-
不同碘添加水平对22-63日龄黄羽肉鸡生产性能、甲状腺发育、血液甲状腺激素含量以及胴体品质的影响
作者:谭淑君;蒋宗勇;李龙;蒋守群
关键词:黄羽肉鸡;碘;需要量;生长性能;胴体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