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晒青毛茶三种儿茶素组分含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鑫

作者: 李鑫;沈晓君;王媛媛;刘蕊;闫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晒青毛茶;近红外光谱;儿茶素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1673-9078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326-3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实现晒青毛茶儿茶素含量的快速检测,该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了50份晒青毛茶样品中的表没食子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三种儿茶素单体含量,结合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分别建立了晒青毛茶三种儿茶素单体含量的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EGCG、EGC、GA含量所建立近红外模型的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分别为99.99%、99.99%、99.92%;校正标准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RMSEC)分别为0.17、0.15、0.10;相对标准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分别为0.19%、0.27%、0.56%;外部验证的结果显示,三种儿茶素单体含量模型的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13、0.12、0.07;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17、0.25、0.45。实验结果表明,该研究建立的近红外分析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和稳定性,在快速检测晒青毛茶儿茶素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分类号: TS272.7%O657.33

  • 相关文献

[1]云南白莺山古茶树晒青毛茶生化成分分析. 乔小燕,李崇兴,黄华林,吴华玲,左成琳,陈栋. 2018

[2]云南勐海晒青毛茶产制概况. 陈红伟. 2000

[3]云南普洱茶产地及其历史变迁. 陈红伟. 2001

[4]应用AFLP技术鉴别不同地区的普洱茶晒青毛茶. 季鹏章,吕才有,梁名志,张俊,黄兴奇. 2010

[5]HPLC法测定勐海县晒青毛茶儿茶素单体含量的研究. 蔡丽,梁名志,夏丽飞,杨盛美,李晓霞,陈枚,李友勇,冉隆珣. 2014

[6]不同茶果间作下洞庭碧螺春茶叶中矿质元素与茶多酚等有效成分的分析. 顾俊荣,张丽,刘腾飞,杨代凤,邓金花,陆皓茜,钱辉,董明辉. 2015

[7]2014“黔茶杯”名优绿茶主要品质特征分析报告. 周顺珍,郭灿,刘晓霞,周国兰,郑文莉. 2015

[8]HPLC法测定茶叶中儿茶素及咖啡碱. 周顺珍,龚雪,周国兰,郭灿,郑文莉. 2013

[9]儿茶素圆形纸层析的改进及应用. 涂晓欧,刘霞林. 2000

[10]茶多酚与甲醛的反应特性研究. 励建荣,俞其林,胡子豪,朱军莉,贾佳. 2008

[11]基于DPPH法的茶叶儿茶素类抗氧化谱效关系研究. 林清霞,王丽丽,杨军国,宋振硕,陈林. 2020

[12]不同茶类陈年茶的生化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 向丽敏,刘雅琼,赖幸菲,黎秋华,孙伶俐,陈文品,陈栋,孙世利. 2018

[13]儿茶素糖基化修饰研究进展. 雷志伟,李露露,郭灿,尹荣秀. 2019

[14]湖北不同地区绿茶中儿茶素与咖啡因含量比较. 金钰,周有祥,胡定金,赵明明. 2017

[15]三种桃果实中的儿茶素、表儿茶素含量比较. 吴飞飞,张笛,周静,王富荣,何华平,徐凌云. 2019

[16]植物生物刺激剂对茶树重要酶系统和生化成份的调节. 李荣林,艾仄宜,杨亦扬,李欢,穆兵,陈正涛,史海华,杨建华,吴威. 2021

[17]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总黄酮含量. 王丽丽,林清霞,宋振硕,陈林. 2021

[18]绿茶面包中儿茶素总量检测方法研究. 宋振硕,张磊,王丽丽,林清霞,陈林. 2021

[19]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茶叶中的没食子酸、咖啡碱和儿茶素. 赵明明,周聪,彭茂民,周有祥. 2019

[20]厚叶岩白菜组培苗、种子苗和野生苗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含量分析. 刘敏,王卉,陈艳瑞,努尔波拉提,宁慧霞,王晓军.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