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品种对花叶病毒病株系SC3的抗性鉴定与农艺性状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静华
作者: 王静华;王凤敏;秦君;杨永庆;闫龙;刘兵强;谷峰;冯燕;张孟臣;赵宝华;杨春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花叶病毒;抗性鉴定;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9 年 04 期
页码: 880-8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花叶病毒主要流行株系SC3,对大豆产量有很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室内接种鉴定的方法研究217份大豆资源对SC3的抗性,同时调查田间接种SC3后,SC3对不同抗病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为大豆抗花叶病毒病抗病品种的生产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为选育抗病品种提供抗性亲本。2012-2014年连续3年采用人工汁液摩擦法接种SC3,在温室鉴定217份大豆种质的病毒抗性,根据分析结果,随机选取不同抗病类型材料30份,其中抗病品种10份,中感品种10份,高感品种10份,于2013-2014年间在藁城堤上试验站进行田间接种鉴定,研究SC3对不同品种的产量相关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217份大豆资源SC3的鉴定结果表明:第一类抗病品种,包括免疫品种4份,占1.84%;高抗品种2份,占0.92%;中抗品种35份,占16.13%;第二类中感品种,包括中感品种92份,占42.40%;第三类高感品种,包括感病品种3份,占1.38%;高感品种81份,占37.33%。SC3对不同抗性品种的单株粒重、株高、主茎节数、蛋白和油份影响不同。第一类抗性品种的单株粒重、株高、主茎节数、蛋白和油份含量下降不显著;第二类中感品种的单株粒重、主茎节数、蛋白和油份含量下降不显著,其株高因品种差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第三类高感品种的单株粒重、株高、主茎节数、蛋白和油份含量下降显著。研究表明SC3对不同抗性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不同,对同种抗病类型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也不同。SC3对抗病品种和中感品种的多数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不显著,这两类品种适合作为育种材料进行抗性育种。
分类号: S435.651
- 相关文献
[1]辽宁省大豆新品种对SMVⅠ号和Ⅲ号病毒株系的抗性鉴定. 赵彤华,许国庆,徐蕾,钟涛. 2022
[2]大豆抗花叶病毒病资源筛选及研究进展. 陈爱国,王岩. 2021
[3]大豆抗花叶病毒病研究进展. 董志敏,刘佳,衣志刚. 2009
[4]大豆花叶病毒遗传的三体标记. 刘丽君. 2005
[5]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1、2、3号毒系抗性的遗传. 孙志强,刘玉芝,孙大敏,廖林. 1990
[6]18份国外棉花种质黄萎病抗性鉴定与筛选. 马清倩,杨红兰,魏鑫,张大伟,Alisher A.Abdullaev,程利华,张道远. 2023
[7]山西省高粱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利用评价. 张桂香,史红梅,宋旭东. 2008
[8]转双基因(Bt/NPRI)水稻杂交后代新品系农艺性状的比较及抗性鉴定. 唐海燕,杨新庆,李容柏. 2008
[9]浙江省大豆花叶病毒(SMV)流行株系抗性种质的筛选及农艺性状调查. 杨清华,董德坤,郁晓敏,智海剑,朱丹华. 2015
[10]转双基因(Bt/NPR1)水稻杂交后代新品系农艺性状的比较及抗性鉴定. 唐海燕,杨新庆,李容柏. 2008
[11]高粱种质资源病虫害抗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胡兰,徐婧,闫继辰,姜钰. 2024
[12]大豆品种对四种腐霉菌的抗性研究. 魏崃,李文滨,韩英鹏,唐晓飞,楼兵干. 2010
[13]赤峰地区大豆抗胞囊线虫品种选育. 正月,李峰,胡海波,娜日娜,丁素荣,王媛媛. 2020
[14]大豆品种(系)对不同疫霉菌生理小种的抗性研究. 王伟威,魏崃,丁俊杰,刘丽君,薛永国,唐晓飞,王兴宇,于志远. 2014
[15]影响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鉴定因素探讨. 练云,魏荷,王金社,雷晨芳,李海朝,武永康,卢为国. 2015
[16]大豆对豆卷叶螟的抗性鉴定. 杨守臻,陈怀珠,李初英,龙丽萍. 2005
[17]大豆抗大豆孢囊线虫的抗性分级标准研究. 史宏,刘学义,任小俊,马俊奎. 2004
[18]苜蓿花叶病毒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大豆病毒调查和抗性资源鉴定中的应用. 战笑蕾,王馨玥,李小宇,张春雨,刘建青,王晨,王斌,梁雨欣,王永志,程晓非. 2023
[19]一种提高实验重复性的大豆胞囊线虫抗性鉴定方法. 练云,周扬,雷晨芳,武永康,李海朝,王仕伟,王金社,卢为国. 2022
[20]大豆新种质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 王志,曹如槐,田齐建,穆志新,南城虎.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翻旋浅覆基础的早熟小麦川麦1247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索
作者:冯燕;李式昭;黄剑;高天;刘洪果;涂洋;何建;巫金波
关键词:翻旋浅覆;早熟;川麦1247;栽培技术
-
超高油花生种质SW9721-3品质性状的QTL定位
作者:杨永庆;胡朋举;宋亚辉;金欣欣;苏俏;王瑾
关键词:花生;半野生种质;品质性状;遗传分析;QTL定位
-
大豆生育期基因E1和E2的启动子克隆及其表达模式分析
作者:刘路平;胡雪洁;祁金;陈强;刘智;赵田湉;史晓蕾;刘兵强;孟庆民;张孟臣;韩天富;杨春燕
关键词:大豆;生育期;基因E1;基因E2;启动子;表达模式
-
花生籽仁中10种氨基酸含量遗传与QTL定位分析
作者:郭颂;胡朋举;宋亚辉;金欣欣;苏俏;刘立峰;杨永庆;王瑾
关键词:花生;氨基酸;遗传分析;QTL定位;近等基因系
-
冀花系列高油酸花生抗旱性鉴定与综合评价
作者:金欣欣;宋亚辉;苏俏;杨永庆;李玉荣;王瑾
关键词:高油酸;花生;抗旱性;综合评价
-
水禽主要疫病检测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范建华;吴发振;张莹;俞燕;程旭;赵宝华;韦玉勇;贾雪波
关键词:水禽;诊断检测方法;疾病防控
-
不同光源条件下与花生株高变化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分析
作者:杨永庆;马晓蕾;李玉荣;王瑾
关键词:花生;株型;光照;转录组;分子网络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