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棉品种和骨干品系黄萎病抗性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宝生

作者: 郭宝生;王凯辉;刘素恩;耿军义;赵存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4 年 15 卷 02 期

页码: 389-3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陆地棉黄萎病的主要措施,为了早日实现多类型、多区域大面积抗病品种的应用,本研究选取107份遗传背景差异较大的种质,利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小安舍试验站黄萎病病圃进行了3年黄萎病抗性重复鉴定。鉴定得到抗病品系8个,占7.5%;耐病品种(系)20个,占18.7%。本研究表明,当前被作为育种亲本的抗病品系还太少,需要深入开展抗病遗传机制,以及与其他经济性状协同改良的关系,为陆地棉抗病育种提供理论指导;达到抗病或接近抗病水平的大部分品种(系)来自于海陆野远缘后代,具有外源基因血统,证明了远缘杂交是陆地棉黄萎病抗性改良的有效手段。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18份国外棉花种质黄萎病抗性鉴定与筛选. 马清倩,杨红兰,魏鑫,张大伟,Alisher A.Abdullaev,程利华,张道远. 2023

[2]陆地棉抗黄萎病种质资源鉴定与筛选. 贾银华,孙君灵,周忠丽,潘兆娥,何守朴,庞保印,王立如,杜雄明. 2013

[3]棉花种质资源和品种(系)的抗黄萎病性鉴定. 谢标洪,孔令甲,邱新平,蓝家样. 2001

[4]室内条件下不同马铃薯品种对黄萎病的抗性鉴定. 康立茹,贾瑞芳,张园园,高婧,刘燕,张键,张之为,赵君. 2021

[5]转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彩色棉新品系抗枯黄萎病研究. 简桂良,李仁敬,张振南,刘丰疆,姚正陪. 2003

[6]云南野生茄资源黄萎病苗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分析. 吴丽艳,郭志祥,曾莉,鲍锐,黎志彬,龚亚菊. 2017

[7]不同向日葵品种资源对黄萎病抗性的田间鉴定. 曹雄,孟庆林,刘继霞,李小娟,卜浩宇,任杰,张贵,马立功,赵君. 2014

[8]茄子种质资源抗黄萎病鉴定结果. 陈灵芝. 2006

[9]棉花黄萎病疑似病田的卫星遥感监测——以TM卫星影像为例. 陈兵,王克如,李少昆,肖春华,王方永,苏毅,唐强,陈江鲁,金秀良,吕银亮,刁万英,王楷. 2012

[10]棉花抗黄萎病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李卫华,胡新燕,杨峰,丁震乾. 2002

[11]棉花抗黄萎病的RAPD标记. 房卫平,许守明,孙玉堂,唐中杰,王家典. 2001

[12]棉花麦后移栽与麦棉套种综合效益比较. 马奇祥,王振宇,崔小伟,郝俊杰,杜学云. 2010

[13]无病土育棉苗对黄萎病及苗病的防治效果. 孔令甲,李明福. 1996

[14]生物肥和内生菌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陈丽萌,蔡立旺,施庆华,陈建平,张萼,王海洋. 2013

[15]黄萎病发生级别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刘志欣,李海山,王献革. 2013

[16]不同级别黄萎病对棉花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 周玉,赵鸣,马惠,夏晓明. 2008

[17]棉花枯、黄萎病的诊断与防治. 杨秀荣,刘水芳,孙淑琴. 2010

[18]新疆棉花黄萎病发病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 顾美英,徐万里,茆军,梁智,宋素琴,霍向东. 2009

[19]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及抗病相关的分子标记检测. 马前程,王丽丽,张海萍,郭文超,曲延英,顾爱星. 2016

[20]山西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研究. 吉贞芳,许爱玲,刘惠民,竹长青,宋昱,孙旭霞,张林水,杨六六.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