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粳稻杂交后代稻米加工质量改良的遗传策略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旭

作者: 李旭;付立东;王宇;隋鑫;任海;吕小红;马畅;杜萌;毛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籼粳稻杂交;粒型;垩白;加工质量;遗传改良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1 年 024 期

页码: 8233-82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籼粳稻杂交是中国水稻育种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保证高产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稻米质量是目前的主要攻关目标;特别是针对加工质量,尚无相关基因被成功克隆,其遗传改良难度较大。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籼粳稻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tion inbred lines, RILs)为研究试材,由粒型及垩白(加工质量重要影响因子)的调控基因及籼粳遗传背景变化为切入点,对稻米加工质量的遗传影响因子进行深入剖析。结果表明:GS5基因对RILs的粒宽具有显著影响,而代表籼型血缘引入的SI值对粒宽及垩白度均有显著影响;源于SI值对粒宽及垩白的显著影响,SI值进一步影响了稻米加工质量,当SI值大于40%时,整精米率表现显著降低。籼粳稻杂交育种中,应通过回交或复交减少籼型血缘的引入频率,以保证整体较优的加工质量,并重视个体选择中诸如GS5等有利基因的利用。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粒型与垩白性状相关分析和QTL定位. 崔磊,韩雷锋,王晨,林翠香,甘泉,倪大虎,吴德祥,宋丰顺. 2023

[2]籼型杂交稻米质现状及其遗传改良. 黄华康,张卫清,林强. 2002

[3]水稻垩白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及遗传改良策略. 杜雪树,戚华雄. 2016

[4]稻米垩白的影响因素及遗传改良. 王东,黄敏,高方远,陆贤军,任光俊. 2006

[5]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籼粳交后代亚种分化机制. 王鹤潼,金峰,江奕君,林青山,徐海,陈温福,徐正进. 2013

[6]籼粳稻杂交后代亚种特性表现与分类研究. 徐正进,李金泉,黄瑞冬,姜健,陈温福,张龙步. 2003

[7]籼型血缘对籼粳稻杂交后代产量和加工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王旭虹,李鸣晓,张群,金峰,马秀芳,姜树坤,徐正进,陈温福. 2019

[8]不同生态区籼粳稻杂交后代碾磨和外观品质分析. 范名宇,徐海,刘春香,张佳,江奕君,杨莉,李茂柏,陈温福. 2014

[9]籼粳稻杂交育成品种的亚种特征性状及其与经济性状的关系. 徐正进,李金泉,姜健,荆彦辉,张文忠,陈温福,张龙步. 2003

[10]大米加工质量关键控制点的动态管理. 孔宪琴. 2012

[11]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效率提升策略浅析. 王芳菲,倪树森,朱海虹. 2021

[12]二次制粒工艺下膨化玉米添加比例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及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葛春雨,李军国,杨洁,韩晴,张嘉琦,秦玉昌. 2018

[13]膨化大豆替代豆粕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李重阳,李军国,于纪宾,于治芹,李俊,牛力斌. 2017

[14]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及维生素E保留率的影响. 段海涛,李军国,葛春雨,李俊,董颖超,秦玉昌,孙杰. 2017

[15]水产饲料用寡肽豆粕制备工艺的研究. 宋永康,黄薇,姚清华,林香信,林虬. 2013

[16]不同淀粉源对膨化饲料加工质量及吉富罗非鱼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袁军,薛敏,王嘉,郑银桦,吴秀峰,韩芳. 2013

[17]硫酸脱绒棉种子发芽率检测中的问题探讨. 周大云,周大云,许红霞,王俊娟,杨伟华,王延琴,匡猛,冯新爱. 2008

[18]基于HACCP的辣味鳕鱼干辐照加工质量管理研究. 汪敏,赵永富,汪昌保,冯敏,王合叶,蒋希芝. 2017

[19]不同加工工艺对断奶仔猪颗粒饲粮加工质量、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研究. 孙杰,张建,李军国,秦玉昌,李俊. 2015

[20]不同蛋白质源对高蛋白质水产饲料膨化工艺参数和加工质量的影响. 梁晓芳,李军国,薛敏,王嘉,吴秀峰,郑银桦,韩芳,秦玉昌.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