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隐性乳房炎综合防制措施的研究与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哲

作者: 张哲;李新圃;杨峰;罗金印;刘龙海;李宏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发病率;综合防制

期刊名称: 中国兽医学报

ISSN: 1005-4545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598-601+6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先后在6个奶牛场开展了为期2~3年的试验,通过加强饲养管理,人工药物干奶及淘汰久治无效的病牛等措施;采集试验前后的奶样,统计分析试验前后乳房炎的发病率及产奶量。结果表明,经过2~3年的防制,6个牛场隐性乳房炎平均检出率由试验前的43.29%降为20.96%;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与试验前相比,平均降低了59.84%。经人工药物干奶,试验组奶牛(908头,干奶期乳区内注射干奶安)产犊后比干奶前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降低了74.78%,而对照组奶牛(310头,干奶期不做处理)的发病率仅降低了23.62%;产犊后与干奶前瞎奶头数相比,试验组减少25.51%,而对照组却升高32.26%。与试验前相比,奶牛产奶量平均提高了11.85%。结果说明制定的奶牛隐性乳房炎综合防制措施行之有效,能降低奶牛乳房炎发病率,提高奶产量和质量。

分类号: S858.23

  • 相关文献

[1]我国部分地区个体奶牛场乳房炎发病率的调查研究. 罗金印,郁杰,李宏胜,李新圃. 2009

[2]规模奶牛场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治状况调研. 王晶,韩萌,祝文琪,王礞礞,彭华,董晓霞. 2023

[3]产复康预防产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试验. 那立冬,王东升,李世宏,杨国林,谢家声,朱新荣,陈道顺,王雪郦,张世栋,董书伟,严作廷. 2017

[4]奶牛乳房炎多联苗的研制及应用. 李宏胜,郁杰,罗金印,李新圃,徐继英,张礼华,韩福杰,杨玉英. 2005

[5]南京地区奶牛乳房炎的现状、成因与防制. 戴鼎震,赵永前,王晓丽,董晨红,夏兴霞,蒋兆春,汤春华,徐鹏. 2002

[6]石河子垦区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规律及治疗现状. 刘长彬,杨菊凤,唐思静,姜志涛,李永刚. 2014

[7]奶牛场常见疾病调查. 朱新荣,李文豪,刘学成,李亚娟,王东升,张世栋,严作廷,董书伟. 2017

[8]奶牛乳房炎及其对奶业生产的影响. 刘晓松. 2003

[9]基于芯片数据和整合分析研究奶牛乳房炎的关键通路. 赵静,陈振亮,王振,张哲,肖倩,管毓渝,孙浩,刘光磊,张向喆. 2016

[10]奶牛乳房炎的生物学防治. 项开合,张乃生,肖连明,聂玉霞. 2007

[11]小鼠模型在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中的应用. 杨天骄,孙英峰,沈国顺. 2008

[12]奶牛乳房炎的预防与治疗技术. 孙英峰,王东,池晶晶,田向学. 2010

[13]奶牛乳房炎分子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张莉. 2010

[14]2018年天津市原料奶细菌总数、体细胞数及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耐药基因调研报告. 刘景喜,张进,芦娜,李爱琴,彭传文,郝东升,周娟,陈龙宾,刘壮. 2020

[15]黄芪多糖预防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 沃野千里,常美楠,高铎,孙鹏. 2020

[16]苏北地区某奶牛场乳房炎顽固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蒋临正,徐悦,林志平,马芳,邢光东,周明旭,卢宇. 2020

[17]牛奶体细胞分型指数变化规律研究. 安朋朋,孙健,韩先干,刘光磊,刘祯,孙咏梅,马玉蕾. 2020

[18]上海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朱宁,赵艳坤,陈贺,王富兰,王帅,李应彪. 2020

[19]凉州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尤从彪,刘添泰,王斐. 2019

[20]奶牛乳房炎的防控措施. 贺泂杰,张登基,李勇生,贺奋义.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