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复种绿肥下光合碳在水稻-土壤系统中的分配与稳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伟民

作者: 刘伟民;舒业勤;夏银行;向红坤;高鹏;赵紫薇;黄晶;高菊生;张振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田;绿肥;光合碳;13C脉冲标记;有机碳组分

期刊名称: 土壤学报

ISSN: 0564-3929

年卷期: 2023 年 60 卷 004 期

页码: 1067-10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冬季复种绿肥是我国南方稻区传统的培肥增产模式,探究长期冬种绿肥下光合碳在水稻-土壤系统中的分配规律,对深入解析稻田土壤碳循环、充分发挥绿肥的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稻-稻-绿肥复种长期定位试验(38 年),针对稻-稻-紫云英、稻-稻-油菜和稻-稻-休闲三种处理,采用 13C-CO2脉冲标记技术,研究长期冬季复种绿肥下光合碳在早稻季分蘖期水稻-土壤系统中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与冬季休闲处理相比,复种紫云英和油菜处理使早稻地上部 13C-光合碳积累量每穴分别增加19.9 mg和80.6 mg;复种紫云英处理使早稻地下部 13C-光合碳积累量每穴降低2.7 mg,而复种油菜处理对早稻地下部 13C-光合碳积累量无显著影响.同时,冬季复种紫云英和油菜减少了早稻 13C-光合碳向土壤的分配,积累量每穴分别降低 7.6 mg和7.8 mg;复种紫云英处理对水稻 13C-光合碳在土壤颗粒有机碳(POC)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分配比例无显著影响,复种油菜处理促进了水稻 13C-光合碳向土壤POC中的分配,使 13C-POC的占比增加 35.3%.综上,长期复种绿肥促进了水稻分蘖期光合碳在水稻-土壤系统中的积累,与冬季休闲处理相比,冬季复种绿肥使光合碳在水稻-土壤系统中积累量增加3.7%~28.0%;增加了光合碳向水稻地上部的分配,减少了其向水稻地下部及土壤中的分配比例;且复种油菜处理减弱了土壤中水稻光合碳的稳定性;从增加有机碳总量和光合碳稳定性的角度可知,复种紫云英是相对较好的一种冬季复种绿肥模式.

分类号: S158

  • 相关文献

[1]施钙量对不同花生荚果发育时期光合碳在植株-土壤系统分配的影响. 邹晓霞,蔺益民,赵亚飞,刘燕,刘娟,王月福,王维华. 2023

[2]绿肥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管彤彤,张燕,陶海宁,董秀,沈禹颖. 2024

[3]有机肥施用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及模拟研究. 纪雄辉,吴家梅,彭华,朱坚. 2013

[4]灌溉与绿肥对稻田土壤甲烷释放能力的影响. 陈苇,郭望模,卢婉芳,段彬伍. 1997

[5]绿肥与秸秆配合还田对江苏丘陵地区不同类型土壤肥力的短期影响. 蒋婧,肖旭,景金泉,黄莹. 2020

[6]长期种植绿肥稻田土壤颗粒有机碳演变特征. 刘立生,徐明岗,张璐,文石林,高菊生,董春华. 2015

[7]种植利用紫云英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张珺穜,曹卫东,徐昌旭,刘佳. 2012

[8]油菜作稻田绿肥在上海郊区的推广应用价值分析. 牛付安,程灿,周继华,储黄伟,曹黎明,罗忠永,薛锦香. 2018

[9]洱海流域有机肥全量替代化肥满足水稻氮素营养并减少土壤气态活性氮排放. 吴茜虞,雷宝坤,徐卓颖,续勇波,李孙宁. 2024

[10]稻田绿肥种植开沟装置的研发和应用. 黄建余,廖育林,孙玉桃,张江林,高雅洁,鲁艳红. 2022

[11]再生季稻与同期抽穗主季稻干物质分配特性及机制研究. 吴冬青,李洲,郭春林,邹京南,庞孜钦,林非凡,何海斌,林文雄. 2023

[12]长期不同施肥对光合碳在甘薯-土壤系统中分配的影响. 魏猛,赵鹏,贾志航,蒋薇,张佳,唐忠厚,张爱君. 2023

[13]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潮土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佟小刚,黄绍敏,徐明岗,卢昌艾,张文菊. 2009

[14]碳氮添加对雨养农田土壤全氮、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江晶,武均,张仁陟,董博,蔡立群. 2019

[15]长期不同施肥对黑土团聚体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于锐,王其存,朱平,刘强,王恒,孙崇玉. 2013

[16]黄壤性水稻土有机碳及其组分对长期施肥的响应及其演变. 王小利,郭振,段建军,周志刚,刘彦伶,张雅蓉. 2017

[17]施用小麦秸秆或其生物炭对烟田土壤理化特性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王毅,张俊清,况帅,管恩森,禚其翠,宋晓培,芦伟龙,王大海,刘跃东,张继光. 2020

[18]土壤有机碳组分和微生物群落对有机管理的响应. 韩兴秀,李勤奋,王进闯. 2022

[19]水保措施对油桃园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组分的影响. 王义祥,黄毅斌,叶菁,王成己,翁伯琦,应朝阳. 2014

[20]长期施肥下黄壤性水稻土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 张丽敏,徐明岗,娄翼来,王小利,秦松,蒋太明,李忠芳.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