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能区重离子束在小麦育种上的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颉红梅

作者: 颉红梅;卫增泉;张金莲;韩光武;李文建;周光明;高清祥;黄涛;李强;党秉荣;王菊芳;蔡喜臣;何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荷能重离子;离子注入;离子贯穿;作物育种;诱变机理

期刊名称: 核技术

ISSN: 0253-3219

年卷期: 1998 年 10 期

页码: 43-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介绍了三个不同能区的重离子用于小麦育种的室内实验方法和大田培育情况,并对半致死剂量、细胞学观察和育种情况分别给出了初步结果:最后探讨了三种不同能区的重离了在作物育种上的诱变机理.

分类号: S512.103

  • 相关文献

[1]氮离子束对小麦种子不同部位作用的突变效应(英文). 卫增泉,颉红梅,张金莲,李强,高清祥. 2003

[2]离子注入技术及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辛庆国,刘录祥,于元杰,郭会君. 2007

[3]低能离子的生物效应及在植物生物技术上的应用. 常凤启,朱至清. 2004

[4]水稻航天诱变育种及其机理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李东芳,倪丕冲,沈桂芳. 2004

[5]离子束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解继红,徐柱,李临航,马玉宝,任卫波,朝格吉乐,田洁. 2007

[6]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庞伯良,谭林. 2006

[7]离子注入在生物改良上的应用. 吴跃进,余增亮,吴家道,霍裕平,邱励俭. 1996

[8]氮离子束注入谷子种子后代基因组的RAPD分析. 任祎,牛西午,王世研,韩美清. 2006

[9]利用离子注入技术选育多杀菌素高产菌株. 郭伟群,罗莉斯,李能威,张晓琳. 2012

[10]氮离子注入谷子诱变效应研究. 任祎,牛西午,韩美清,王世研. 2006

[11]离子注入对凤仙试管苗组织培养和成花的影响. 孙宁,张磊,赵新海,刘玉芹,陈小强,孟庆良,孙永健. 2009

[12]武夷菌素高产菌株的选育. 张克诚,石义萍,谭万忠. 2007

[13]离子注入红芸豆种子生物效应分析. 李海金,晋凡生,常建忠,李洁,刘恩科. 2019

[14]N~+离子引起的黑麦染色体易位. 朱凤绥,卫俊智,孙元枢,陆挺. 1993

[15]等离子注入诱变对菜用大豆品种出苗及遗传变异的影响. 马海林,樊智翔,安伟,米小红,王计虎. 2009

[16]离子注入小麦诱变育种及生物效应的研究 Ⅱ对植株生长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杨赞林,甘斌杰,金陵,张少华,沈正兴,余增亮,何建军,邓建国. 1990

[17]甜菜离子注入诱变高糖突变体的RAPD分子标记筛选. 朱小平,王燕飞,沙红,曲延英,陈丽君,张立明,高卫时,刘华君. 2008

[18]等离子注入对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戚秀芳,赵成章,杨长登. 1993

[19]离子注入小麦的变异效应. 甘斌杰,杨赞林,张少华,沈正兴. 1993

[20]氮离子注入选育高自溶干酪乳杆菌及其肽聚糖水解酶的RT-qPCR分析. 崔文明,吕加平,王小鹏,赵莉君,祝超智,张秋会,李苗云,赵改名.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