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影像时间序列的冬小麦种植监测最佳时相选择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齐腊

作者: 齐腊;刘良云;赵春江;王纪华;王锦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分类;J-M距离;多时相;精度验证

期刊名称: 遥感技术与应用

ISSN: 1004-0323

年卷期: 2008 年 23 卷 02 期

页码: 154-1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遥感影像植被分类的最佳时相对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非常重要。根据2005~2006年北京冬小麦不同物候期的Landsat TM影像和2006年Spot-2影像,计算了各时期影像中主要植被类型的光谱可分性距离,分析了北京郊区主要植被物候差异和光谱可分性;对各生育期的遥感影像及其主要组合进行了监督分类,采用总体精度和分类效率指标两个参数,结合地面GPS调查数据,对分类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小麦监测最佳时相是4月上旬,影像分类的总体精度为92.9%,明显优于其它单时相影像的分类结果;发现北京郊区冬小麦光谱分类的最佳时相组合为4月上旬(起身期)和5月下旬(灌浆期),分类总体精度为94%。

分类号: TP79

  • 相关文献

[1]利用多时相Landsat近红外波段监测冬小麦和苜蓿种植面积. 李存军,王纪华,刘良云,宋晓宇,王人潮. 2005

[2]基于模拟光谱数据的冬小麦播期遥感监测最佳时相研究. 李明君,李存军,淮贺举,胡海棠,史姝,全斌. 2015

[3]基于分区和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山区植被分类研究. 竞霞,王锦地,王纪华,黄文江,刘良云. 2008

[4]基于多时相和多角度光谱信息的作物株型遥感识别初探. 黄文江,王纪华,刘良云,王锦地,谭昌伟,李存军,王之杰,宋晓宇. 2005

[5]基于多时相TM影像的冬小麦面积变化监测. 崔方宁,宋晓宇,孙宝生,王纪华. 2012

[6]利用多时相NDVI监测京郊冬小麦种植信息. 竞霞,刘良云,张超,王纪华,贾建华,李国靖. 2005

[7]基于多时相中巴资源卫星影像的冬小麦分类精度. 齐腊,赵春江,李存军,刘良云,谭昌伟,黄文江. 2008

[8]利用Terra/MODIS数据提取冬小麦面积及精度分析. 邹金秋,陈佑启,Satoshi Uchida,吴文斌,许文波. 2007

[9]基于NDVI加权指数的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监测. 王利民,刘佳,杨玲波,杨福刚,滕飞,王小龙. 2016

[10]基于种植制度利用MODIS数据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 隋学艳,朱振林,李少昆,明博,张晓冬. 2010

[11]我国冬小麦主要品种(系)品质状况分析. 张东旭,孙美荣,张俊灵,李岩华,申书珍. 2009

[12]近10年嫩江市大豆种植结构空间演变研究. 周鑫洋,黄青,刘航. 2023

[13]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高寒草地生物量反演模型精度——以夏河县桑科草原试验区为例. 孟宝平,陈思宇,崔霞,冯琦胜,梁天刚. 2015

[14]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区逐日无云积雪产品研发及验证. 王云龙,黄晓东,邓婕,马晓芳,梁天刚. 2016

[15]中国MODIS地表温度产品验证. 高懋芳,覃志豪. 2006

[16]融合2D激光雷达与航向姿态参考系统的采茶机仿形方法研究与试验. 吴敏,郇晓龙,陈建能,董春旺,邵柏恺,卞贤炳,范国帅. 2023

[17]棉花黄萎病疑似病田的卫星遥感监测——以TM卫星影像为例. 陈兵,王克如,李少昆,肖春华,王方永,苏毅,唐强,陈江鲁,金秀良,吕银亮,刁万英,王楷. 2012

[18]耕地轮作模式遥感监测. 顾晓鹤,潘瑜春,王堃,杨枫,黄文江. 2011

[19]基于多时相MODIS监测冬小麦的种植面积. 贾建华,刘良云,竞霞,张超. 2005

[20]基于多时相TM和北京一号卫星影像的春播进度遥感监测. 齐腊,黄文江,陈玲,王纪华,王锦地.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