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蚜为害对苜蓿品种酶活性和营养物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洪英

作者: 张洪英;魏淑花;张蓉;苗润;李克昌;罗晓玲;张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苜蓿品种;豌豆蚜;危害胁迫;防御性酶;营养物质

期刊名称: 草业科学

ISSN: 1001-0629

年卷期: 2016 年 33 卷 01 期

页码: 144-1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讨苜蓿(Medicago sativa)对蚜虫取食防御反应的生化机制,本研究通过室内人工接虫,研究了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取食后苜蓿体内防御性酶活性、营养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豌豆蚜为害7 d后,与低抗品种(惊喜、WL343HQ和德宝)相比,抗虫品种(三得利、MF4020、皇后、皇冠和SR4030)的苜蓿幼苗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可溶性糖活性变化总体上显著增高(P<0.01),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显著降低(P<0.01),中抗品种(柏拉图、甘农4号、先行者和中苜3号)介于其间,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量无明显规律。

分类号: S435.4

  • 相关文献

[1]大豆蚜危害胁迫对大豆叶片几个重要生理指标的影响. 王兴亚,周俐宏,陈彦,赵彤华,徐蕾,许国庆. 2011

[2]黄萎病原菌胁迫对丛枝菌根化棉花幼苗根部防御性酶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崔卫东,龙宣杞,侯新强,杨蓉,补娟,罗明. 2009

[3]不同微生物菌肥处理连作土壤对黄瓜生长及防御性酶的影响. 谢东锋,王国强,谢荣,朱振家,薛书浩. 2018

[4]采前微生物菌肥处理连作土壤对番茄生长及抗性酶活性的影响. 谢东锋,薛书浩,曾钰婷,朱振家,王国强,秦宝. 2018

[5]绿盲蝽危害对棉花防御性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诱导. 谭永安,柏立新,肖留斌,魏书艳,赵洪霞. 2010

[6]苜蓿品种对2种色型豌豆蚜的抗生性. 金娟,梁金,贺春贵. 2013

[7]AM真菌对箭筈豌豆响应豌豆蚜取食的影响. 张伟珍,段廷玉. 2019

[8]光周期和强度对豌豆蚜子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马亚玲,刘长仲,李春杰. 2019

[9]不同大豆品种上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的种群参数. 马亚玲,李春杰. 2020

[10]伯氏嗜线虫致病杆菌蛋白酶抑制剂Xbpi-1对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 Harris生物活性的研究. 薛仁风,张河庆,曾凡荣,董双林. 2012

[11]伯氏嗜线虫致病杆菌蛋白酶抑制剂Xbpi-1对豌豆蚜AcyrthosiphonpisumHarris生物活性的研究. 薛仁风,张河庆,曾凡荣,董双林. 2012

[12]两种色型豌豆蚜生物学特征对不同大豆品种的响应. 马亚玲,刘辉,刘阳,李春杰. 2020

[13]AM真菌对紫花苜蓿应答蚜虫胁迫的影响. 李应德,丁婷婷,段廷玉. 2020

[14]4个苜蓿品种对两种体色豌豆蚜的抗生性. 武德功,杜军利,贺春贵. 2015

[15]宁夏主栽苜蓿品种(系)对豌豆蚜的抗性评价. 马建华,魏淑花,张洪英,张蓉,李克昌,罗晓玲,张宇. 2016

[16]豌豆蚜特异性扩张分支气味受体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田莹,陈瑞朋,黄天宇,陈国华,王冰,王桂荣. 2023

[17]豌豆蚜温度受体基因Painless的克隆及时间和组织表达. 曹德盼,杨婷,王桂荣. 2014

[18]醉马草水浸液对豌豆蚜触杀活性及种群增长的影响. 马亚玲,李春杰. 2021

[19]瑞香狼毒根乙醇提取物及4种溶剂萃取物对两种叶螨及豌豆蚜的触杀活性比较. 张等宏,陈娥,张小云,张新虎,沈慧敏,吕和平. 2016

[20]温度对3种蚜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宫亚军,石宝才,路虹,张胜利,魏蕾.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