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龙早群的轮回选择效果及应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建国
作者: 张建国;曹靖生;史桂荣;郭晓明;赵伟;李树军;蔡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龙早群体;轮回选择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6 年 14 卷 05 期
页码: 46-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一个由本课题组创造的系统材料组成的基础群体进行了轮回选择,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选育优良自交系,对群体的自身产量及测交效果进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0与C1的群体产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测交增益明显;C2与C0、C1比较产量有了显著提高。经轮回选择后,群体内方差没有出现减小的现象。分别从C0及C1中选出的两个自交系龙早1564和龙早1337配合力较高,进一步证明了轮回选择的应用价值。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轮回选择对玉米沈综(C_0、FC_2)群体的产量组成性状的遗传改良效果研究. 姚占军,杨小平,赵延明. 2001
[2]玉米抗旱育种的研究进展. 孙成韬,焦仁海,番兴明. 2006
[3]选育高产、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的途径与方法. 毛建昌,张世煌,李向拓. 2006
[4]玉米“单倍体+轮回选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探析. 武阳春,杜金洹,郭琦,刘小丹,代玉仙,于明彦,李淑华,任军,徐国良,才卓. 2022
[5]黑龙江省玉米育种问题探讨. 靳晓春,牛忠林,吴丽丽,李如来,蒋佰福. 2023
[6]轮回选择在玉米种质创新中的作用及方法. 董民堂,闫彩清,李凌雨,王学雄. 2004
[7]轮回选择对豫综5号玉米群体产量性状配合力的改良效果. 库丽霞,孟庆雷,侯本军,李家富,刘海静,陈彦惠. 2012
[8]玉米龙早群S_1后代轮回选择效果的研究. 曹靖生. 1999
[9]玉米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性轮选遗传修复与高加倍率材料的创制. 才卓,徐国良,任军,代玉仙,于明艳,李淑华,刘小丹,郭琦,王丽娜,张銘堂. 2016
[10]近红外分析方法在玉米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卢宝红,张义荣,魏良明,杜如珊,刘华伟,李建生. 2005
[11]玉米“黄金”群体产量等性状轮回选择改良效果评价研究. 刘海英,库丽霞,李家富,侯本军,张君. 2012
[12]玉米抗旱育种的研究进展. 徐春霞,孙成韬,谭静,陈洪梅,番兴明. 2006
[13]运轮1号玉米群体轮回选择改良效果. 陈朝辉,王安乐,解翠萍,董喜才,党德宣,韦晋晋,赵晋鹏. 2014
[14]玉米Tuxpeno-Reid和Suwan-Lancaster合成群体相互轮回选择效果及杂种优势研究. 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郭向阳,赵丽,胡兴. 2013
[15]运用群体改良提高四川玉米地方种质的进展. . 1993
[16]辐照玉米群体轮回选择的效果. 周柱华,王增贵,王秀梅,吴德芳,胡世昌,邢燕菊,单成钢. 1995
[17]沈综玉米群体植株性状改良效果研究. 杨彦忠,杜鸣銮. 2010
[18]豫综5号玉米群体产量性状轮回选择改良效果分析. 杨爽,库丽霞,孟庆雷,侯本军,李家富,张君,陈彦惠. 2010
[19]提高水稻杂种优势水平的可能途径. . 2000
[20]高淀粉甘薯轮回选择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改良效果研究. 李育明,何素兰,黄迎冬.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鲜食玉米收获机秸秆粉碎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作者:张鑫;赵伟;叶彤;兰海涛;聂美玲;常建国;刘兴博;杨金砖;李志博
关键词:鲜食玉米;收获机;秸秆粉碎装置;离散元;秸秆含水率
-
疏伐处理对森林区域径流和产沙量的影响
作者:郑娟;赵旭珍;张建国;张琪;李树彬
关键词:森林疏伐;模拟降雨;径流;产沙量
-
鲜食玉米收获机果穗箱盖设计
作者:赵伟;张鑫;叶彤;兰海涛;聂美玲;常建国;刘兴博;杨金砖;李志博
关键词:鲜食玉米;果穗箱盖;变形能;四杆机构;损伤
-
鲜食玉米收获机果穗箱减损导流装置设计与试验
作者:张鑫;赵伟;聂美玲;李志博;刘兴博;兰海涛;常建国;杨金砖;叶彤
关键词:鲜食玉米;收获机;果穗箱;减损导流装置
-
柑橘分选设备和果面细菌多样性及分选果实耐贮性评价
作者:高恒锦;金国强;张建国;陈昊东;江东
关键词:柑橘无损检测;腐烂率;细菌群落多样性;16S rDNA
-
基于HS-SPME-GC-MS和E-nose分析不同温湿度贮藏条件下变质毛椰子果中椰肉的挥发性物质变化
作者:王媛媛;沈晓君;陈华;阚金涛;宋菲;张建国;张玉锋;龚胜华
关键词:变质毛椰子果椰肉;挥发性物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电子鼻
-
基于机器学习的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研究
作者:曹士亮;张建国;于滔;杨耿斌;李文跃;马雪娜;孙艳杰;韩微波;唐贵;单大鹏
关键词:玉米;机器学习;交叉验证;类群划分;判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