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肠道中香港海鸥型菌的选择性分离与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潘厚军

作者: 潘厚军;吴淑勤;李宁求;石存斌;李凯彬;巩华;陶家发;常藕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香港海鸥型菌;草鱼;选择分离;鉴定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05 年 12 卷 03 期

页码: 307-3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从广东省某市池塘采集商品规格(体重2 0~2 5kg)的草鱼(Ctenoharyngodonidellus),利用加有头孢哌酮的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对其肠道中细菌进行选择性分离与鉴定。结果显示,12尾草鱼的肠道中,5尾可分离到具有以下特征的细菌:两端生鞭毛,菌体弯曲似海鸥状,革兰氏染色阴性,过氧化氢酶、氧化酶、尿酶和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还原硝酸盐,不发酵、氧化或同化葡萄糖、甘露醇等15种常见的糖醇类,细菌形态、生化特性与报道的香港海鸥型菌相似,阳性率为41 7%。但在肌肉中未分离到此菌。进行分离细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与GenBank中登录的4株香港海鸥型菌序列的同源性为99 7%~99 9%。由菌的培养特征、形态特点、理化特性、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多元鉴定的结果表明,从草鱼肠道中选择分离的细菌为香港海鸥型菌。药敏实验结果表明,所分离菌株对奥格门丁和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与报道的香港海鸥型菌有一定区别。

分类号: S941

  • 相关文献

[1]草鱼源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高彩霞,任燕,王庆,曾伟伟,李莹莹,王英英,常藕琴,石存斌,张德锋,方珍珍. 2018

[2]草鱼肠道纤维素酶产生菌主要种类的分离与鉴定. 何力,郝勃,谢从新,罗晓松,张征,朱祥云. 2009

[3]草鱼致病性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胡钱东,林强,石存斌,付小哲,李宁求,刘礼辉,吴淑勤. 2014

[4]草鱼肾中性粒细胞的分离鉴定与活性检测. 常藕琴,霍礼霞,罗满林,石存斌,张德峰,潘厚军,任燕. 2021

[5]温度和pH对香港海鸥型菌GRA1株生长的影响. 张国军,吴淑勤,潘厚军,石存斌,邓伟达,武平,刘琼琳. 2006

[6]鹭宁两地植物根际土壤中放线菌的生物多样性分析及生物活性检测. 王霏,黎丹,黄耀坚,邓贤明,吴莹莹. 2017

[7]首乌散对养殖草鱼品质影响的研究. 欧志明,武平,王广军. 2009

[8]草鱼、鳊对南方几种牧草的适口性评价研究. 冯德庆,黄秀声,唐龙飞,陈钟佃. 2006

[9]草鱼四联疫苗在鱼禽(畜)养殖塘试验总结. 廖国礼. 2011

[10]草鱼种群SSR分析中样本量及标记数量对遗传多度的影响. 李鸥,赵莹莹,郭娜,鲁翠云,孙效文. 2009

[11]饲喂蚕豆对草鱼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吴康,黄晓声,金洁南,李男,张学振. 2015

[12]南方红壤山区鱼用优质牧草利用技术研究. 冯德庆,陈钟佃,黄秀声,唐龙飞. 2006

[13]用15 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稻草饲养草鱼蛋白质转化效果及其应用. 陈君琛,沈恒胜,宋保京,廖文福,汤葆莎. 2000

[14]杂交狼尾草对草鱼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冯德庆,黄勤楼,唐龙飞,钟珍梅,黄秀声. 2008

[15]草鱼-鲢-鲤混养生态系统的EwE模型分析. 董双林,王芳. 2016

[16]草鱼幼鱼生长性状和肌肉成分的遗传参数估计. 傅建军,张猛,沈玉帮,徐晓雁,孙俊龙,李家乐. 2015

[17]草鱼的低盐-高水分冷冻半干制品耐藏性研究. 吴平华,殷俊峰. 2008

[18]硒对草鱼抗氧化功能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苏传福,罗莉,李芹,文华,汪福保. 2008

[19]复合乳酸菌对草鱼的安全性及肠炎病防治的试验效果. 夏磊,范毛毛,杨仲明,张洪玉,肖继琴,齐长宝,彭翔. 2013

[20]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梭鱼(Liza haematocheila)、黑石斑鱼(Centropristis striata)的营养成分及加工品质比较. 赵睿,娄方瑞,丁福红,马爱军,王婷.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