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环境下水稻种子活力QTL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姚晓云

作者: 姚晓云;熊运华;黄永萍;吴延寿;杨平;刘进;尹建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低温环境;种子活力;发芽率;QTL鉴定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286

年卷期: 2020 年 004 期

页码: 633-6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提高水稻芽期低温抗性,发掘低温环境下水稻种子活力相关基因,可为培育抗冷品种提供新的基因和种质资源.[方法]以耐冷型粳稻龙稻5号和冷敏感型籼稻中优早8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群体为试验材料,鉴定自然和人工低温环境下种子活力相关的QTL.[结果]不同低温胁迫环境下,龙稻5号种子具有较强的活力,中优早8种子的发芽率均显著低于龙稻5号;群体中不同株系低温发芽率存在较大差异,籼粳属性影响水稻种子低温环境下发芽率,但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共检测到10个控制低温环境下种子活力相关的QTL,自然和人工低温胁迫环境下各检测到5个相关的QTL,分布于第2、3、7、8、11和12号染色体上,3个QTL在不同环境下共性表达;共检测到17对上位性互作位点,第1、2、3和12号染色体区域上位性效应明显,加性效应QTL qLTGN2和qLTG12参与上位性互作.[结论]自然和人工低温胁迫环境下种子活力表型和QTL有较好的重复性,稳定表达的QTL qLTG8、qLTG11和qLTG12对低温环境下发芽率具有明显的调控效应,且上位性互作也是调控水稻芽期耐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单片段代换系抽穗期QTL鉴定及遗传分析. 杨雷,柳絮,吴振映,王文英,姚方印,刘开启. 2011

[2]不同干制方法对辣椒种子活力的影响. 杨红,姜虹,涂祥敏,赖卫,詹永发,余文中. 2008

[3]辽单565制种密度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郝楠,李月明,孙楠,马云祥,毕文博. 2014

[4]高油酸新、陈花生所结种子的种用品质与营养品质研究. 张青云,王传堂,唐月异,王秀贞,吴琪,孙全喜,张建成,李军,刘峰,王豪. 2016

[5]低温发芽测定早稻种子活力. 曹栋栋,吴伟,陈珊宇,秦叶波,阮关海,陆敏,钱培丽,黄玉韬. 2019

[6]种衣剂对蔬菜种子发芽、出苗及活力的影响. 李明. 2000

[7]混合盐碱胁迫对5种禾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申忠宝,潘多锋,王建丽,张瑞博,李道明,高超,邸桂俐,钟鹏. 2012

[8]温度对不同年份、类型番茄种子生活力的影响. 刘乃新. 2008

[9]玉米杂交种种子活力与成熟度关系. 周海宁,雷志刚,韩登旭,杨杰,阿布来提. 2016

[10]不同浓度赤霉素对十字花科蔬菜种子发芽、出苗及活力的影响. 赵美华,薛娟,逯保德. 2009

[11]澳洲坚果不同时期落果种子活力的变化. 罗萍,陆超忠. 2000

[12]储藏方式和药剂处理对桃金娘种子萌发的影响. 黄素荣,谌振,张东雪,杨光穗. 2020

[13]种子剂对蔬菜种子发芽,出苗及活力的影响. 李明. 2000

[14]6-苄基腺嘌呤对甜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沙红,高燕,杨洪泽,王燕飞,高卫时,董心久. 2015

[15]电导法测定小麦种子活力. 朱银,颜伟,杨欣,许大光,张仙义,周莉. 2014

[16]渐渗系IL6的遗传评价和渗入片段的鉴定. 王为. 2009

[17]低温环境下施氏鲟的人工繁殖研究. 尹家胜,潘为志,孙大江. 2001

[18]低温环境对肉鸡生长性能、体温及行为的影响. 王雪洁,张敏红,冯京海,厉秀梅,周莹,邢爽,马丹丹. 2018

[19]氧传感技术及其在水稻种子活力检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赵光武,阮关海,陈合云,曹栋栋,羊敏杰. 2011

[20]水稻种子活力的生理生化及遗传研究. 李金华,王丰,廖亦龙,柳武革.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