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硒再生水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硒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天

作者: 马天;高峰;刘春成;胡超;崔丙健;崔二苹;郝益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再生水;滴灌;土壤;硒;理化性质

期刊名称: 灌溉排水学报

ISSN: 1672-3317

年卷期: 2022 年 41 卷 010 期

页码: 58-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加硒再生水滴灌与畦灌对土壤中硒的空间分布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水肥一体加硒法,设置了高低2个加硒量(H:4 mg/kg,L:1 mg/kg)和3种灌水方式(2D:2 L/h滴灌,4D:4 L/h滴灌,Q:小畦灌),并以不加硒作为对照,试验共7个处理(2DL、4DL、QL、2DH、4DH、QH、CK不加硒),研究了在再生水滴灌和畦灌条件下,添加不同量的外源硒对土壤硒空间累积分布的影响.[结果]除不加硒处理(CK)外,其他各处理0~10 cm土壤含硒量显著高于10~20 cm土壤含硒量(P<0.05);在距滴头水平距离10 cm处的土壤,低加硒量的2DL、4DL、QL处理土壤含硒量比CK分别提升了1.04、1.21、0.83倍,高加硒量的2DH、4DH、QH处理比CK土壤含硒量分别提升了2.03、2.31、2.48倍;2 L/h滴灌的2DL、2DH处理土壤含硒量的等值线图呈"窄深"型,4 L/h滴灌的4DL、4DH处理土壤含硒量呈"浅宽"型,小畦灌的QL处理下呈"浅宽"型,小畦灌的QH处理下呈"近水平等高线型".[结论]加硒灌溉显著提升0~10 cm土层土壤含硒量,且外源硒施加量为1 mg/kg和4 mg/kg时,0~10 cm土层处于中硒与富硒量值区间内;2 L/h加硒滴灌,相较于畦灌更有利于外源硒在0~10 cm土层植物根系层附近的累积,同时减少外源硒的深层淋洗;0~1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和含水率与土壤含硒量显著正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硒量呈负相关关系.

分类号: S275.6

  • 相关文献

[1]滴头流量对再生水灌溉作物根区典型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松旌,樊向阳,崔二苹,高峰,吴海卿,李胜曙,崔丙健,胡超. 2021

[2]再生水滴灌条件下灌水器生物堵塞的研究概况. 董聪慧,韩启彪,刘伟宁,李浩,孙浩,李辉. 2023

[3]再生水和清水不同灌水水平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病原菌分布的影响. 韩洋,齐学斌,李平,常迪,李中阳,崔丙健,严徐善. 2018

[4]污水处理厂再生水灌溉对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的试验研究及风险性评价. 严兴,罗刚,陈琼贤,王双,许家文,梁毅成,卢岳英. 2015

[5]污水处理厂再生水灌溉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试验研究. 严兴,罗刚,曹健,许家文,王双,叶伟海,梁毅成. 2014

[6]再生水-清水灌溉下接种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陆红飞,齐学斌,李平,乔冬梅,沙菲克·乌尔·拉赫曼,白芳芳,崔佳欣. 2023

[7]前期灌溉养殖废水和再生水对土壤吸附镉能力的影响. 李宝贵,刘源,陶甄,赵志娟,樊涛,李中阳. 2021

[8]再生水灌溉下重金属在植物-土壤-地下水系统迁移的研究进展. 李中阳,樊向阳,齐学斌,杜臻杰,朱东海. 2012

[9]再生水灌溉对不同类型土壤的小白菜水分利用效率及品质的影响. 朱伟,李中阳,高峰. 2015

[10]海口市农田土壤硒含量特征与农作物硒特征. 李福燕,漆智平,李许明. 2016

[11]日光温室番茄滴灌与漫灌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杨久廷,肖继兵,辛宗绪,甘作勋. 2008

[12]富硒土的植物改良. G.S.Banuelos,H.A.Aiwa,N.Terry,A.Zayed,舒乔生. 1998

[13]浙北嘉兴平原土壤和作物硒元素研究初报. 黄锦法,洪春来,陈轶平,石艳平. 2010

[14]低硒土壤增施高硒石煤的实验研究. 毛大钧,熊长青,苏琪,段玉琴,陆肇海. 1993

[15]福建省典型茶园土壤硒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余文权,王峰,陈玉真,单睿阳,尤志明,臧春荣,陈常颂. 2020

[16]土壤硒含量显著影响黑小麦与普通小麦的硒吸收. 鲁晋秀,闫秋艳,杨峰,董飞,段增强,李峰,闫翠萍,王苗. 2018

[17]湖北恩施富硒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利用. 周武先,张雅娟,张美德. 2021

[18]硒在辣木-土壤中的迁移转运规律. 唐昌贵,罗顺福,芮文洁,严红梅,尹本林,杜丽娟. 2020

[19]土壤植物系统硒累积迁移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安梦鱼,张青,王煌平,粟方亮,罗涛. 2017

[20]土壤和植物硒素研究综述. 唐玉霞,王慧敏,刘巧玲,孟春香.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