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氏烟组蛋白H4与番茄斑驳花叶病毒外壳蛋白互作调控病毒侵染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亚楠

作者: 刘亚楠;孙枫;涂丽琴;高丹娜;李硕;吴淑华;季英华;郭青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番茄斑驳花叶病毒;外壳蛋白;组蛋白;蛋白质互作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344-3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 ToMM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为研究对象,通过荧光素酶互补技术(Luciferase complementation imaging assay, LCI)研究ToMMV CP与本氏烟组蛋白H4在植物体内的互作情况。亚细胞共定位结果显示,ToMMV CP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组蛋白H4定位于细胞核中,两者共定位于细胞核中。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试验结果表明,ToMMV CP与组蛋白H4的互作位置主要在细胞核中。上述2种试验结果证明,烟草花叶病毒CP与本氏烟组蛋白H4在植物体内存在互作。采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 VIGS)技术沉默本氏烟烟草中的H4基因,对沉默H4基因的植株接种ToMMV,接种后第4 d,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叶的病毒含量,发现病毒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H4基因的沉默会影响ToMMV在植株中的复制,组蛋白H4可能是ToMMV侵染植株的本氏烟感病因子。病毒编码的CP可能与寄主组蛋白H4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进而使病毒完成系统侵染。

分类号: S432.41

  • 相关文献

[1]辽宁省番茄上番茄斑驳花叶病毒的分子鉴定. 涂丽琴,吴淑华,高丹娜,吉颖,程兆榜,周益军,朱月林,刘勇,季英华. 2020

[2]番茄斑驳花叶病毒在我国茄科作物上的发生及生物学特性. 李月月,周文鹏,路思倩,陈德荣,戴剑鸿,郭乔优,刘勇,李凡,谭冠林. 2020

[3]ToMMV病残体中病毒存活力及其传病作用. 朴君,郭雨晴,丁爱芳,朴敬爱,杨柳,季英华,李硕. 2024

[4]利用siRNA高通量测序和RT-PCR技术鉴定引起茄子斑驳紫花病的病毒种类. 柴阿丽,陈利达,曹金强,康华军,石延霞,谢学文,李宝聚. 2019

[5]番茄斑驳花叶病毒在广东省的首次报道. 汤亚飞,李正刚,佘小漫,于琳,蓝国兵,李战彪,何自福. 2023

[6]组蛋白H3K4me3甲基化修饰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 张立苹,林郑云,华再东,郑新民,毕延震. 2019

[7]高温胁迫下不同玉米花粉组蛋白Zm-H3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徐劲松,杨海鹏,张红梅,刘小红,郝耀山,孙毅. 2021

[8]水稻Histone3同源蛋白序列和基因表达特性分析. 胡明瑜,白文钦,潘晓雪,吴红,雷开荣. 2019

[9]小麦组蛋白TaHis3.2的克隆及盐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吴丹萌,梁丹,刘丹,张欣,胡子全,王志强,梁晨,刘一晓,潘萍萍,王从磊,袁卉馥,王建贺. 2022

[10]鸡卵泡颗粒层组蛋白H3K4me3和H3K27me3的表达研究. 李春苗,贾雪波,王钱保,黄正洋,黄华云,赵振华. 2023

[11]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与基因沉默. 索效军,张年. 2007

[12]基因组;基因表达与饲料. CliffordAAdams,岳洪源,齐广海,李海涛. 2008

[13]H1foo在牛核移植胚胎中的表达. 姚雅馨,李向臣,浦亚斌,赵倩君,关伟军,马月辉. 2010

[14]pOsHistone3启动子在烟草中的表达特性分析. 胡明瑜,白文钦,潘晓雪,吴红,雷开荣. 2019

[15]刚地弓形虫组蛋白H2Bb及H2Bv的免疫保护作用. 周天缘,于正青,李纯静,王茗悦,刘军龙,罗建勋,徐立新,宋小凯,严若峰,李祥瑞. 2021

[16]彭泽鲫Pcc-hira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时序表达(英文). 郑尧,陈家长,梁宏伟,王在照. 2016

[17]植物应答线虫胁迫的表观遗传调控研究进展. 叶德友,漆永红. 2024

[18]茄子组蛋白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其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林珲,黄建都,陈继兵,王益奎,朱海生,温庆放. 2024

[19]柑橘木虱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评价. 马晓芳,陈国庆,张学潮,徐海君. 2013

[20]iTRAQ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西瓜响应CGMMV胁迫的蛋白质. 张慧青,孙玉燕,那冬晨,范敏.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