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骨干亲本碧蚂4号系谱品种HMW-GS组成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鑫

作者: 徐鑫;李小军;李秀全;杨欣明;刘伟华;高爱农;李立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骨干亲本;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碧蚂4号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0 年 11 卷 04 期

页码: 439-444+4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小麦骨干亲本碧蚂4号80个衍生品种、系谱当中涉及的18个中间亲本、碧蚂4号6个姊妹系品种及其亲本共106个品种(系)的HMW-GS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碧蚂4号HMW-GS组成为Null、7+8、2+12。在Glu-B1位点,碧蚂4号的7+8亚基与一代衍生品种的3个亲本均不同,其在衍生一代中的遗传受到了显著的选择,遗传频率达到84.6%;6个(54.5%)二代衍生品种的亲本含有与碧蚂4号相同亚基,该代7+8亚基的遗传频率仍最高,达到64.1%;三代和四代衍生品种的5个亲本中只有北京6号和矮秆早含有7+8亚基,这两个世代7+8亚基遗传频率明显降低,7+9成为主要类型,频率分别达到了69.2%和64.3%。在Glu-A1和Glu-D1位点,各有11个(64.7%)中间亲本具有与碧蚂4号相同的亚基,它们分布于不同子代涉及的中间亲本中,Null和2+12亚基在其衍生的4个世代品种的遗传频率均不小于76.9%。系谱分析发现,在三代和四代,中间亲本HMW-GS组成遗传频率显著增加,其中以洛夫林10的Null、7+9、2+12亚基为主。由于HMW-GS组成不是碧蚂4号系谱品种育成时期的选择目标,对骨干亲本碧蚂4号和洛夫林10号被选择的Glu-B1位点进一步研究有助于解析骨干亲本的形成原因。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骨干亲本碧蚂4号及其姊妹系遗传差异分析. 王庆专,袁园园,崔法,赵春华,杜斌,张景涛,王洪刚. 2009

[2]小麦骨干亲本碧蚂4号的基因组特异位点及其在衍生后代中的传递. 袁园园,王庆专,崔法,张景涛,杜斌,王洪刚. 2010

[3]江苏淮北地区小麦品种资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组成分析. 杨子博,顾正中,周羊梅,王安邦,李立群,李学军. 2015

[4]HMW-GS标记辅助选育优质小麦新品系. 高居荣,封德顺,李兴锋,王洪刚. 2011

[5]小麦HMW-GS毛细管电泳高效分离体系研究. 王卫东,高翔,何庆梦,姚晓露,刘阳,杨明明,李建芳,杨娜. 2018

[6]中国小麦品种资源Glu-1位点组成概况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学勇,庞斌双,游光霞,王兰芬,贾继增,董玉琛. 2002

[7]小麦突变体AS208中Glu-B1位点缺失对籽粒中蛋白体形成和储藏蛋白合成与加工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刘会云,王婉晴,李欣,王轲,王龙,杜丽璞,晏月明,叶兴国. 2016

[8]宁夏灌区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董建力,许兴,魏亦勤,刘丽,李红霞,井赵斌. 2004

[9]小麦种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高通量检测方法. 张平平,周淼平,马鸿翔. 2015

[10]粗山羊草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分析. 闫贵云,刘少翔,孙玉,孙善澄. 2008

[11]绵阳(绵麦)系列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分析. 任勇,陶军,欧俊梅,杜小英,李生荣,刘登才. 2014

[12]运旱系列小麦品种HMW-GS组成和品质分析. 王晓民,王咪,武林琳,任文斌,谢三刚,杨芬,许琦. 2018

[13]5+10亚基背景下不同组成类型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董建力,李红霞,裘敏,裘志新,刘丽,沈强云. 2005

[14]144份CIMMYT小麦材料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任勇,陶军,欧俊梅,杜小英,李生荣,刘登才. 2015

[15]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其含量与小麦品质关系研究. 宋建民,刘爱峰,吴祥云,刘建军,赵振东,刘广田. 2003

[16]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研究进展及其与面包主要烘烤品质指标间的关系. 方志军,金桂芳,倪大鹏,武元和,李元征. 2007

[17]美国小麦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李小军,李秀全,杨欣明,王辉,李立会. 2005

[18]山西不同时期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张建华,张定一,姬虎太,杨武德. 2008

[19]小麦突变体AS208中Glu-B1位点缺失对籽粒中蛋白体形成和储藏蛋白合成与加工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刘会云,王婉晴,李欣,王轲,王龙,杜丽璞,晏月明,叶兴国. 2017

[20]小麦面粉蛋白品质与其加工特性的关系. 张国增,郑学玲,钟葵,赵清宇,周素梅.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