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稻区超级杂交中稻育种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邓华凤

作者: 张武汉;舒服;何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南方稻区;超级杂交中稻

期刊名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1700

年卷期: 2007 年 22 卷 05 期

页码: 726-7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南方稻区的杂交中稻生产是中国水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育种技术路线正确,中国率先在超级杂交中稻育种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中国在超级杂交中稻亲本选育、新组合配制、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应用上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回顾,指出了在广适性组合较少、推广力度不够,影响超级杂交稻的快速发展,以及高产、优质和高抗有机结合的组合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从拓宽水稻遗传基础,选育广适性组合、发掘特异种质资源,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超高产组合、建立轻型化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加强推广力度3个方面去解决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中国在超级杂交中稻育种中应加快已有研究成果的转化,选育具有广适性、综合性状优良的超级杂交中稻组合,加强第三期超级杂交稻的研究等方面的研究重点。

分类号: S511.32

  • 相关文献

[1]南方稻区超级杂交中稻育种研究进展. 张武汉,舒服,何强. 2007

[2]2002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优良品种介绍. 杨仕华,程本义. 2003

[3]强力水稻壮秧营养剂在南方稻区的应用效果. 张荣芳. 2001

[4]超级杂交中稻高产栽培技术. 李建武,龙继锐,郭夏宇,魏中伟,张玉烛. 2020

[5]两系超级杂交中稻组合两优29高产示范栽培研究. 熊绪让,李孟辉,杨峰,张志刚,彭既明,宋春芳. 2007

[6]永定区超级杂交中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示范栽培技术. 陈胜平,李春萍,张蓉,侯月红,彭既明. 2012

[7]不同类型复合肥料对超级杂交中稻Y两优1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田小海,蒿若超,马国辉,王晓玲,汤海涛,龙继锐. 2010

[8]超级杂交中稻主要病虫药剂防治新技术. 刘见平,刘都才,魏昌贵,肖放华. 2009

[9]超级杂交中稻节氮栽培氮用量及氮磷钾配比模式研究. 马国辉,宋春芳,周静,沈洪昌. 2008

[10]超级杂交中稻主要病虫药剂防治新技术应用效果研究. 唐涛,张松柏,刘都才,肖放华. 2007

[11]汝城县超级杂交中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高产栽培技术. 彭既明,谭炎宁. 2011

[12]湘东生态区超级杂交中稻生态适应性及高产栽培研究. 吴朝晖. 2007

[13]稻/牧草-鹅农牧结合模式农田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张卫建,冯金侠,郑建初,吴魁,李小妹. 2001

[14]稻/草-鹅农牧结合模式的综合效益及种养技术初探. 张卫建,郑建初,江海东,冯金侠,吴魁,何龙兴,李小妹,秦君明. 2001

[15]我国南方稻区防治白叶枯病药剂筛选试验与示范应用. 王华弟,沈颖,严成其. 2017

[16]生态补偿对农户绿肥种植行为惯性产生的激励机制: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估计. 李福夺,张康洁,郝艾波,尹昌斌. 2021

[17]南方稻区遥感水稻长势监测与估产研究. 王延颐. 1991

[18]多效唑在水稻高产栽培中应用效果研究初报. 蒋云洪,黄九柏,马加清,李月森,程连荣. 1993

[19]资本禀赋、价值认知与农户绿肥养地采纳行为-基于南方稻区农户调查数据及生态补偿政策的调节效应. 李福夺,任静,尹昌斌. 2020

[20]我国南方稻区杂交水稻育种进展. 杨仕华,程本义,沈伟峰.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