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伟帅
作者: 高利;刘太国;刘博;张小利;胡冬雪;姚丹丹;陈万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苍耳柄锈菌三裂叶豚草专化型;温湿度;冬孢子
期刊名称: 中国植保导刊
ISSN: 1672-6820
年卷期: 2015 年 35 卷 09 期
页码: 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在北京怀柔宝山寺地区设置孢子捕捉器,定点定株系统调查三裂叶豚草锈病的发生普遍率与冬孢子数量,结合当地气象数据,研究了三裂叶豚草锈病的流行与温、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豚草锈病普遍率与其空气中锈病冬孢子数量变化不存在明显相关性;三裂叶豚草锈病的发生与湿度相关,与温度和空气中锈菌冬孢子浓度无关。
分类号: S451`S432.4
- 相关文献
[1]三裂叶豚草在新疆典型生境的发生分布调查. 何江,王志慧,丁世强,丁新华,付开赟,郭文超. 2020
[2]四川首次发现三裂叶豚草大面积发生危害. 张辉,朱建义,杨晓蓉,谢华蓉. 2009
[3]外来入侵物种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及其风险分析. 曲哲,张朝贤,李咏军,李香菊. 2006
[4]外来入侵物种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及其风险分析. 曲哲,张朝贤,李咏军,李香菊. 2006
[5]新疆外来入侵杂草豚草属LAMP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 于海鑫,付开赟,丁新华,贾尊尊,吐尔逊·阿合买提,王兰,郭文超. 2023
[6]豚草卷蛾的寄主专一性测定. 万方浩,丁建清. 1993
[7]外来入侵植物三裂叶豚草的研究进展. 李明,翟喜海,宋伟丰,王丙峰,李宝英,张丹. 2014
[8]四川外来入侵植物三裂叶豚草的危害及防控对策. 何世敏,舒长斌,肖雪琴,陈贵明,许艳,周小刚. 2018
[9]豚草和三裂叶豚草拮抗植物的筛选. 付开赟,王钿,丁新华,贾尊尊,吐尔逊·阿合买提,张国良,付卫东,文俊,加马力丁·吾拉扎汗,王兰,郭文超. 2022
[10]外来入侵物种三裂叶豚草(AmbrosiatrifidaL.)及其风险分析. 曲哲,张朝贤,李咏军,李香菊. 2006
[11]基于ISSR的豚草和三裂叶豚草遗传多样性研究. 王钿,付开赟,丁新华,何江,吐尔逊•阿合买提,张国良,付卫东,文俊,加马力丁•吾拉扎汗,王兰,郭文超. 2022
[12]气候对稻粒黑粉病发生危害的影响研究. 黄富,潘学贤,程开禄,汪远宏,张长伟. 1994
[13]中国大豆锈菌冬孢子的形成条件. 费甫华,周茂繁,谈宇俊. 1995
[14]稻粒黑粉菌冬孢子萌发影响因素及其产孢培养基的筛选. 陈胜军,王艳丽,张震,姜华,柴荣耀,毛雪琴,邱海萍,王教瑜,杜新法,孙国昌. 2011
[15]新疆玉米普通锈病(Puccinia sorghi Schw)侵染生活史及初侵染源研究. 贾菊生,胡守智,马德英,黄全生,陈勋基. 2010
[16]春、夏玉米丝黑穗病病原菌对刺激物及杀菌剂的敏感性比较. 曹志艳,孟川,董志平,董立,董金皋. 2013
[17]玉米黑粉菌菌瘤内内生细菌对黑粉菌的冬孢子萌发的影响. 邹晓威,夏蕾,孙辉,朱晓敏,孟玲敏,隋丽,姜兆远,郑岩. 2023
[18]不同杀菌剂对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 戴雷,张道环,李寒松,于立繁,王文相,叶正和,张爱芳,陈雨,高同春. 2012
[19]大豆锈菌冬孢子形成研究. 谈宇俊,费甫华,单志慧,周乐聪,沈明珍,李松. 2001
[20]小麦条锈菌冬孢子产生的温度因子研究. 陈万权,刘太国,高利,刘博.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亚麻新品种黑亚30号选育报告
作者:唐立郦;袁红梅;宋喜霞;程莉莉;姚玉波;刘丹丹;宋宪友;杨洌;康庆华;姜卫东;姚丹丹;吴广文
关键词:亚麻;品种;纤维型;黑亚30号
-
辽宁省水稻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现状与分析
作者:刘军;梁传斌;姚继攀;刘博;蒋洪波;沈枫
关键词:辽宁省;水稻;植物新品种权
-
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百万亩种植占比及来源分析
作者:董晓慧;李贺;刘立超;魏中华;谢树鹏;孙中华;门龙楠;宗天鹏;高利;潘文静;王翠玲
关键词:大豆;玉米;水稻;品种变化;品种来源
-
张掖耐盐碱亚麻品种筛选与示范研究
作者:姚丹丹;朱爱国;邱财生;赵信林;张正;守合热提·牙地卡尔;朱炫;宋喜霞;姜卫东;吴广文;孙中义;康庆华
关键词:亚麻;耐盐碱;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
优质辽粳稻米与日本大米食味品质比较
作者:姚继攀;韩雷;蒋洪波;刘博;梁传斌;刘军;沈枫
关键词:辽粳品种;大米;食味;品质
-
永生化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作者:唐青海;刘博;谢金文;魏凤;谷英华;高翠翠;曹宗喜;张艳;王文秀
关键词: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永生化;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毒
-
高油酸食用型黑花生新品种浙黑甜1号的选育
作者:李付振;张小利;陈小央;刘波;厉宝仙;何爱珍;张泉锋;方丽;朱灵龙
关键词:黑花生;新品种;浙黑甜1号;高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