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旅欧群体评价及利用潜势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欣芳
作者: 刘欣芳;张默;齐欣;马骏;姜敏;孙成韬;刘晓丽;贾钰莹;王金君;张洋;王延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辽旅群体;旅欧群体;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22 年 004 期
页码: 8-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向玉米辽旅群体中导入血缘相近、脱水速率快的9份欧美种质,构建成含有不同比例欧美种质的3份旅欧群体,能显著改善收获时含水量、出籽率、生育期、穗粗和穗行数等重要性状,且保持原始群体优良的产量一般配合力,显著提高出籽率、穗长和行粒数的一般配合力。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旅欧群体所配制的组合有效提升出籽率、收获时含水量、生育期和其他穗部性状的杂种优势,与塘四平头类群的杂优模式存在极高的产量应用潜力,为改良本土种质资源适宜机械化收获和探索欧美种质新的杂优模式奠定基础。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广适高产玉米杂交种金玉506穗部性状改良效应. 郭向阳,兰琴英,王安贵,祝云芳,刘鹏飞,陈泽辉. 2017
[2]玉米4类种质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刘祥,李凤艳,彭泽斌,刘新芝,张兴华,韦继兴. 2000
[3]SUWAN种质选系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 陈泽辉,高翔. 2000
[4]玉米种子杂种优势的利用. 王浩,贾刚民,赵文耀,崔钢钦. 2001
[5]玉米自交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研究. 郑永战. 1993
[6]玉米Tuxpeno种质与我国骨干系间杂种优势的关系. 郭向阳,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邬成,李娟. 2011
[7]玉米氨基酸含量的杂种优势分析. 祁新,赵颖君,梁军,邬信康. 2001
[8]不同密度条件玉米株系间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研究. 金明华,李继竹,于铁,杨巍,杨伟光. 2009
[9]辽宁省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产量及杂种优势比较. 王亮,周旭梅,景希强,张宝石,李晓辉. 2010
[10]玉米自交系YJ7不同密度下配合力效应及杂种优势分析. 张振良,陆虎华,陈国清,郝德荣,吴嘉点. 2015
[11]玉米Lancaster种质改良系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 李洋,慈佳宾,董莹,孙贵星,张艳辉,杨伟光. 2015
[12]玉米理想株型研究进展. 贾波,谢庆春,倪向群. 2012
[13]玉米无叶舌种质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魏宏斌,邓利爱,郭锐,戴国富,卜鸿吉. 2014
[14]七个玉米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金振国,高利,孙艳杰,石运强,邵勇,魏国才,南元涛,邵珊珊,史淑春. 2018
[15]利用三重测交群体解析玉米穗部性状杂种优势遗传学基础. 周玲,张体付,梁帅强,陆海燕,吕远大. 2017
[16]玉米雌穗发育杂种优势相关miRNA的研究. 王琪月,孟淑君,张柯,张战辉,汤继华,丁冬. 2018
[17]玉米Suwan和Iodent改良系育种应用探索与分析. 郭向阳,吴迅,王安贵,刘鹏飞,涂亮,祝云芳,王良发,陈泽辉. 2021
[18]不同播深环境下玉米耐深播性状杂种优势及遗传效应解析. 钟源,赵小强,李文丽,张丹,周文期. 2021
[19]外来种质导入在早熟玉米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孙伯陶. 2000
[20]干旱胁迫下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比较. 董春林,张正,蒋丹,杨睿,李巍.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马铃薯在预制菜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展望
作者:任路路;王丽;姜敏
关键词:预制菜;马铃薯;加工;品种
-
枸杞蛀果蛾趋光特性及其种群动态
作者:李锋;刘亚佳;刘晓丽;马超;仲崇山;刘传敬
关键词:枸杞蛀果蛾;成虫;光源;诱捕量
-
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辽糯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于惠琳;吴玉群;尤丹;于佳霖;张洋
关键词:糯玉米;辽糯5号;选育;栽培技术
-
不同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对玉米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作者:张书萍;赵海岩;肖万欣;刘晶;张洋
关键词:玉米;氮素;密度;叶绿素荧光
-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的钾素形态及有效性——以科尔沁沙地南缘为例
作者:曹怡立;吕刚;张学利;安宇宁;刘亚萍;马骏;卢志朋;郎明翰
关键词:土壤肥力;土壤钾素;土地利用方式;科尔沁沙地
-
我国油料增产格局及贡献因素研究
作者:严茂林;周晓亮;刘自搏;张洋
关键词:油料;增产;格局;贡献因素;LMDI模型
-
枸杞负泥虫幼虫龄数、蜕皮过程及其蜕皮壳观察
作者:李锋;刘亚佳;刘晓丽;张铃雅;咸金梅;马超;刘传敬
关键词:叶甲科;枸杞负泥虫;幼虫龄数;蜕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