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累积模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晓丹

作者: 李晓丹;曹应龙;胡亚平;肖玲;武玉花;吴刚;卢长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种子发育;脂肪酸合成;相关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09 年 31 卷 02 期

页码: 157-162+1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对花生种子脂肪酸累积模式的研究,揭示花生脂肪酸组成的形成规律。研究结果显示,下针后10d内的花生种子可检测到9种脂肪酸,C16∶1和C18∶3在发育过程中由高到低,逐渐消失,其他7种脂肪酸含量则随着花生种子的发育逐渐积累增高。成熟的花生种子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占脂肪酸总含量的81%左右。脂肪酸总量在接近成熟时有所下降。不同脂肪酸在累积过程中显示了高度相关性,C16∶1和C18∶3之间呈正相关,属于第一类;其余7种脂肪酸之间也均呈正相关,属于第二类。第一和第二类脂肪酸之间呈负相关。主成份分析表明,9种脂肪酸可以分成三类:C18∶1与C18∶2各为一类,其他7种脂肪酸为另一类,C18∶1与C18∶2之比是花生脂肪酸组成的决定性因素。综合分析表明,决定花生脂肪酸组成的关键基因主要是脂肪酸去饱和酶FAD2基因和SAD基因,有目的地对这两个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对于花生脂肪酸组成的改良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分类号: S565.201

  • 相关文献

[1]花生不同部位CEM1基因表达特征分析. 尹红,张廷婷,王春玮,庄伟建,单世华. 2013

[2]花生籽仁不同发育时期不同部位主要营养成分变化. 郭建斌,李威涛,丁膺宾,徐思亮,淮东欣,刘念,陈伟刚,黄莉,罗怀勇,周小静,雷永,姜慧芳. 2020

[3]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积累规律的研究. 李兰,彭振英,陈高,王莹莹,张斌,毕玉平. 2012

[4]四种油料作物中的细菌型PEPC基因的鉴定及在发育种子中的表达. 王志慧,童超波,袁午舟,刘学群,程晓辉,于景印,董彩华,刘胜毅. 2013

[5]耐盐碱高油酸花生田间鉴定筛选研究. 苏江顺,王传堂,程学良,杨君,王志伟,彭浩,谭程友,邵俊飞,杨同荣. 2017

[6]6个高油酸夏花生品种(系)机械化收获特性研究. 王传堂,王志伟,王秀贞,唐月异,吴琪,王东伟,战庆涛. 2019

[7]国外花生种质资源引种鉴定及分类研究. 邹小云,邹晓芬,胡小荣,宋来强,张建模,李林. 2010

[8]67个花生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王慧敏,彭振英,李新国,万书波,张智猛,丁红,高文伟. 2019

[9]花生出仁率QTL分析及其与荚果大小的相关性. 蔡岩,徐志军,李振动,李新平,郭建斌,任小平,黄莉. 2016

[10]花生出仁率QTL分析及其与荚果大小的相关性. 蔡岩,徐志军,李振动,李新平,郭建斌,任小平,黄莉,陈伟刚,陈玉宁,周小静,罗怀勇,姜慧芳. 2017

[11]北方大花生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冯亚平,韩燕,江金春,张爱莲,李国卫,马登超. 2019

[12]花生红边特征及其叶面积指数的高光谱估算模型. 张晓艳,王丽丽,封文杰,刘淑云,王风云,张秀兰,朱建华. 2010

[13]不同类型果林间套播花生性状的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 于伯成,张智猛,刘恒德,李荣莲,肖英. 2014

[14]花生幼苗耐酸鉴定指标筛选及综合评价. 于天一,林建材,孙学武,冯昊,孙秀山,吴正锋,郑永美,沈浦,王才斌. 2017

[15]不同类型果林间套播对花生经济性状的影响. 于伯成,张智猛,刘恒德,李荣莲,肖英. 2014

[16]花生不同株型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及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 鲁清,刘浩,李海芬,陈小平,洪彦彬,刘海燕,李少雄,周桂元,梁炫强. 2019

[17]云南花生收获指数与主要性状的相关与聚类分析. 符明联,原小燕,张云云,赵凯琴,田正书,李淑琼. 2018

[18]二十一份重庆花生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评价. 陈红,龙珏臣,王萍,王强. 2019

[19]芸薹属作物油酸脱饱和酶基因(FAD2)拷贝数和序列变异分析. 李柱刚,马荣才,曹鸣庆,崔崇士. 2004

[20]基于玛氏骨条藻转录组的脂肪酸合成途径分析. 张梅,米铁柱,甄毓,王华龙.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