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分析仪和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土壤全氮之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桂花

作者: 李桂花;叶小兰;吕子古;杨森;温云杰;刘云霞;汪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杜马斯催化燃烧法;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土壤全氮;元素分析仪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15 年 03 期

页码: 111-1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土壤全氮含量反映土壤中氮循环的状况,是评价土壤肥力与土壤资源的一项重要指标。选择黑土和潮土,分别利用元素分析仪(杜马斯催化燃烧法)和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凯氏消煮蒸馏法)测定土壤全氮含量,以揭示两种仪器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每个样品每种方法重复测定5次。结果表明:元素分析仪和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的黑土全氮含量(平均值±标准偏差)分别为(1.37±0.01)g/kg和(1.36±0.01)g/kg,潮土全氮含量分别为(0.75±0.02)g/kg和(0.78±0.03)g/kg,t检测表明,两种仪器测定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种仪器土壤全氮测定结果精确度均较高,稳定性较好,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本研究结果可为采用仪器方法测定土壤全氮含量及评价土壤氮库变化提供参考。

分类号: S151.93

  • 相关文献

[1]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蔬中仲丁胺残留. 周蓉,曹赵云,赵肖华,林晓燕,牟仁祥. 2017

[2]元素分析仪测定牧草样品适宜称样量的确定. 常生华,袁航,王召锋,侯扶江. 2022

[3]基于有机元素分析仪的氧元素含量测定方法. 张华勇,杜红霞,秦宏伟,王文正. 2023

[4]绿豆、红小豆和黑豆种皮18种元素分析. 王巧环,江均平,傅慧敏,孟龄,李虹. 2015

[5]空白校正对元素分析仪测定海水中颗粒有机碳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分析. 刘毅,刘群,吴文广,杨珺,刘越,姜雅斐,张继红. 2020

[6]短期放牧对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高寒草甸土壤及微生物碳氮含量的影响. 李世卿,王先之,郭正刚,周杰,薛冉,沈禹颖. 2013

[7]保护性耕作下黄土高原作物轮作系统土壤健康评价. 王明明,李峻成,沈禹颖. 2011

[8]贺兰山西坡不同海拔梯度草地土壤氮特征. 傅华,裴世芳,张洪荣. 2005

[9]不同培肥方式对茶园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的影响. 王利民,黄东风,李清华,何春梅,张辉,刘彩玲,栗方亮,黄毅斌. 2018

[10]灌漠土上连续间作对作物生产力和土壤化学肥力的影响. 柳欣茹,包兴国,王志刚,李隆. 2016

[11]三江源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氮素特征的影响. 李亚娟,王亚亚,曹广民,龙瑞军,姚拓. 2017

[12]基于DEM的广东省赤红壤全氮含量与地形特征相关分析. 刘序,胡月明,李华兴,徐剑波,席荣宾,缑武龙. 2010

[13]新型氮肥对潮土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岳克,钟雯瑾,宋晓,张珂珂,郭斗斗,黄绍敏,杨自超,张水清. 2020

[14]多样化种植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 孙涛,冯晓敏,高新昊,邓艾兴,郑成岩,宋振伟,张卫建. 2023

[15]基于大样本土壤光谱数据库的氮含量反演. 王乾龙,李硕,卢艳丽,彭杰,史舟,周炼清. 2014

[16]2050年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碳氮储量变化SPACSYS模型预测. 王树会,张旭博,孙楠,李忠芳,徐明岗. 2018

[17]农业土地利用转变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碳、氮含量的影响. 胥佳忆,李先德,刘吉龙,黑杰,王亚非,尹晓雷,阳祥,张永勋,王维奇. 2022

[18]不同气候和施肥条件下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 李倩,李晓秀,吴会军,宋霄君,王碧胜,武雪萍. 2018

[19]翻耕补播措施对宁夏荒漠草原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 季波,何建龙,王占军,刘凤凤,田波,吴旭东,俞鸿千,任小玢,蒋齐. 2022

[20]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区土壤碳氮储量与层化率的影响. 崔思远,曹光乔,朱新开.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