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水稻纹枯病新抗源品系的抗病性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燕华

作者: 刘驰;张月雄;邱永福;刘芳;黄大辉;胡春锦;马增凤;李容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抗源;抗性;遗传分析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3 年 44 卷 11 期

页码: 1765-177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对中大304、MR1400、T1006和大区50等4个抗源进行稻纹枯病抗性遗传分析,为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基因定位与育种提供依据。【方法】用感稻纹枯病的粳稻品种中野1211作母本,4个籼稻抗源品种中大304、MR1400、T1006和大区50分别作父本,组配4个杂交组合,获得F1和F2群体。用广西稻纹枯病菌优势致病型菌株AG-I-IA、GX-2以牙签嵌入法对F1和F2进行接种鉴定和遗传分析。【结果】抗源中大304、MR1400、T1006和大区50均表现中抗纹枯病,中野1211高感纹枯病;4个杂种F1植株对纹枯病的抗病等级为4.0~8.0级,表现为中抗~高感,平均为5.1~6.1级,为中感,群体抗性呈连续性分布;F2群体纹枯病抗性分离谱较广,抗性等级变化范围为2.0~9.0(R~HS),群体抗性呈连续单峰分布。抗源中大304、MR1400、T1006和大区50对水稻纹枯病的抗性遗传率分别为15.4%、31.1%、47.7%和43.8%。【结论】4个杂交组合的F1群体对纹枯病的抗性均介于其双亲之间,抗源中大304、MR1400、T1006和大区50对水稻纹枯病的抗性均为数量性状,受微效多基因控制。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2007~2013年江苏省审定的水稻品种纹枯病抗性分析及抗纹枯病育种策略. 王爱民,许明,陈宗祥,姚立生,孙明法. 2014

[2]江苏省水稻主栽及区试品种对水稻纹枯病的抗性分析. 刘永峰,陈志谊,吉健安,刘邮洲. 2006

[3]不同品种及有关外因对水稻纹枯病抗性的影响. 袁筱萍,魏兴华,余汉勇,王一平,汤圣祥. 2004

[4]水稻纹枯病抗性基因定位及抗性资源发掘的研究进展. 曾宇翔,李西明,马良勇,季芝娟,杨长登. 2010

[5]小麦纹枯病和白粉病双抗抗源的初步鉴定. 刘朝晖,张旭,李浩兵,姚景侠,史建荣,王裕中,陈怀谷. 1999

[6]农香16等6个水稻新品种(系)对白背飞虱的抗性遗传分析. 李西明,马良勇,刘光杰,庄杰云,沈君辉,闵绍楷. 2001

[7]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主效基因位点的遗传分析及定位. 覃丽萍,谢玲,岑贞陆. 2020

[8]水稻品种淮优粳1号和盐粳5号对条纹叶枯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周彤,程兆榜,周益军,熊如意,刘海建,黄建丽,徐小兰,吴扣兰. 2005

[9]水稻品种爱知106抗条纹叶枯病性的遗传分析. 陈涛,朱镇,张亚东,赵凌,林静,张所兵,张巧凤,赵庆勇,许凌,王才林. 2007

[10]农香16等6个水稻新品种(系)对白背飞虱的抗性遗传分析. 李西明,马良勇,刘光杰,庄杰云,沈君辉,闵绍楷. 2001

[11]向日葵资源列当抗性研究. 王文军. 2013

[12]玉米SSR连锁图谱构建及抗纹枯病基因定位. 赵茂俊,张志明,张世煌,李晚忱,MARIA LUZ C.GEORGE,潘光堂. 2005

[13]转GO基因水稻杂交后代对稻瘟病及纹枯病的田间抗性评价. 谢戎,刘成元,李永洪,何珊,向箭宇. 2018

[14]小麦纹枯病抗性QTL分析. 周淼平,姚金保,杨学明,张鹏,余桂红. 2020

[15]无选择标记转中国对虾抗菌肽基因水稻的获得及其遗传分析、抗病检测. 董肇楠,梅家松,袁巧玲,涂万富,何正权,刘文真. 2015

[16]小麦幼苗纹枯病抗性评价新方法. 周淼平,姚金保,张鹏,杨学明,余桂红,马鸿翔. 2017

[17]小麦纹枯病抗性的配合力分析. 颜伟,吴纪中,蔡士宾,张仙义,吴小有. 2006

[18]转cryAb基因克螟稻对水稻白叶枯病和纹枯病的抗性评价. 袁筱萍,赵新华,唐健,杨保军,叶恭银,舒庆饶. 2003

[19]山东省玉米生产品种和部分自交系对纹枯病抗性鉴定. 纪震,李宝笃,毕玉平,周善跃. 2010

[20]抗纹枯病、赤霉病的转TaPIEP1基因小麦的分子鉴定与选育. 蔡士宾,张伯桥,周淼平,路妍,吴继中,杜丽璞,李斯深,臧淑江,张增艳.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