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红火蚁触杀型药剂的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焕瑜

作者: 陈焕瑜;冯夏;吕利华;刘杰;周小毛;莫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火蚁;触杀型杀虫剂;活性;毒力测定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06 年 05 期

页码: 30-3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测定了9种杀虫剂的触杀活性和其中8种药剂对红火蚁工蚁的致死中浓度,触杀活性测试表明,48%毒死蜱对工蚁的击倒速度和致死率均高,药后0.5 h工蚁死亡率达100%;氨基甲酸酯类药剂药后8 h工蚁的被击倒率达100%;5%氟虫腈10 000倍和10%溴虫腈10 000倍药液处理后工蚁的被击倒速度低,但药后24 h工蚁死亡率达100%;高效氯氰菊酯和杀虫双对工蚁的毒性是可恢复的。毒力测试表明,98%杀螟丹对红火蚁毒力最强,其次是10%溴虫腈和48%毒死蜱,而有机磷类的敌敌畏和氨基甲酸酯类的丁硫克百威毒力表现较差,拟除虫菊酯类的高效氯氰菊酯表现一般。试验结果表明,氟虫腈、溴虫腈、毒死蜱、杀螟丹等药剂可被推荐用于野外红火蚁的灌巢防治。

分类号: S482.3

  • 相关文献

[1]红肠片药膜法测定药剂对红火蚁的诱杀毒力. 姬雪娇,崔丽,王文杰,杨庆杰,翟艳慧,芮昌辉. 2023

[2]红火蚁入侵和未入侵生境中蚂蚁的觅食强度. 陆永跃,曾玲,宋侦东,梁广文. 2009

[3]广西南宁市城区红火蚁发生调查. 黄其椿,陈实,秦飞跃,陆温,陆永跃. 2016

[4]荒草地和荔枝园生境短期入侵的红火蚁与黑头酸臭蚁种间的干扰竞争. 梁广文,许益镌,陆永跃,曾玲. 2014

[5]红火蚁对新入侵龙眼园和荒草地蚂蚁类群多样性的影响. 陆永跃,梁广文,曾玲. 2010

[6]红火蚁对2种旱地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黄俊,许益镌,梁广文,陆永跃,曾玲. 2014

[7]单个蚁巢红火蚁对不同距离蚂蚁类群的影响. 陆永跃,曾玲,黄焕光. 2009

[8]红火蚁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林嵩. 2012

[9]不同剂量灭蚁威饵剂对红火蚁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黄俊,陆永跃,梁广文,曾玲. 2015

[10]昆明红火蚁种群发生特征. 张红梅,王燕,陈宗麒,谌爱东,李向永,尹艳琼,赵雪晴,徐兴才,陈福寿,余四友. 2019

[11]红火蚁入侵对玉米地蜘蛛类群多样性的影响. 黄俊,许益镌,陆永跃,曾玲. 2012

[12]外来物种红火蚁的化学防治技术. 高洪荣. 2005

[13]氟磺酰胺复配毒饵对红火蚁的田间防治效果. 罗礼智,黄绍宁. 2010

[14]保幼激素类似物对红火蚁的作用研究进展. 罗礼智,黄绍宁. 2009

[15]红火蚁触角及其上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罗礼智. 2005

[16]广州地区红火蚁工蚁的巢外活动及有翅蚁的婚飞规律. 罗礼智,熊红利. 2010

[17]氟磺酰胺毒饵使用量对红火蚁防治效果的影响. 黄家善,张海翔,陈景成,彭熙棉. 2007

[18]基于控制我国红火蚁危害的几点思考. . 2005

[19]应用硫氟磺酰胺毒饵防治红火蚁. 覃贵亮,王漫波,彭启德,刘华荣. 2006

[20]我国进境口岸截获红火蚁疫情分析. 冼晓青,周培,万方浩,张桂芬.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