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蛾卵繁殖稻螟赤眼蜂的蜂卵比和接蜂时间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丽娟
作者: 李丽娟;鲁新;张国红;周淑香;常雪;丁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米蛾;稻螟赤眼蜂;蜂卵比;接蜂时间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科学
ISSN: 2096-5877
年卷期: 2019 年 05 期
页码: 34-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讨以米蛾卵为中间寄主的稻螟赤眼蜂规模化繁殖技术,对不同蜂卵比及接蜂时间进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蜂卵比和接蜂时间对稻螟赤眼蜂的寄生率影响较大,对羽化率影响不明显,对雌蜂率没有影响。蜂卵比为1∶10、1∶15、1∶20时寄生率分别达到91.22%、90.49%和84.71%。蜂卵比为1∶10时接蜂时间24~36 h、蜂卵比为1∶15时接蜂时间36~48 h、蜂卵比为1∶20时接蜂时间48~60 h寄生率均较高。蜂种扩繁采用蜂卵比1∶10接蜂时间24 h,可提高蜂种羽化率,工厂化大量生产应采用蜂卵比1∶20接蜂时间48 h为宜。
分类号: S476.3`S435.112.1
- 相关文献
[1]接蜂时间对螟黄赤眼蜂人工繁殖的影响. 李丽娟,鲁新,张国红,刘宏伟,丁岩,汪洋洲,毛刚,孙康娜. 2009
[2]米蛾饲养密度对大米及米饭品质的影响. 徐冬梅,张燕宁,张兰,毛连纲,郑永权,蒋红云. 2020
[3]米蛾嗅觉基因的转录组分析. 李鹏燕,张秋婷,黄铮昱,黄华,陈伟平,廖永林. 2021
[4]利用生命表评价低温冷藏米蛾卵对繁育螟黄赤眼蜂及寄生亚洲玉米螟效果的影响. 王振营,冯新霞,李敦松,张宝鑫. 2013
[5]米蛾人工饲养饲料配方筛选. 张国红,丁岩,李丽娟,周淑香,常雪,鲁新. 2016
[6]一种米蛾成虫的收集方法及装置. 邓艳,罗辑,蒋学建,常明山,吴耀军. 2018
[7]用米蛾成虫、米蛾卵和人工卵等饲养黄色花蝽. 周伟儒,张淑芳,张兆富,龙诗德. 1986
[8]两种赤眼蜂在米蛾卵上的过寄生及个体发育. 王雷英,黄静,董新阳,张帆,李元喜. 2015
[9]红树林主要害虫天敌暗黑赤眼蜂的室内繁殖技术. 罗辑,蒋学建,常明山,吴耀军,李德伟. 2019
[10]转Bt基因玉米对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 2005
[11]寄生小菜蛾的赤眼蜂蜂种选择II.几种赤眼蜂在米蛾卵上的繁殖潜能评价. 何余容,吕利华,庞雄飞. 2001
[12]以蝇蛆蛋白为主成分配制大草蛉幼虫的人工饲料. 陈红印,曹静,王孟卿. 2006
[13]基于16S rDNA序列的Wolbachia的检测及分型. 曲哲,丛斌,褚栋,董辉. 2009
[14]三种猎物对蠋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张长华,易忠经,冉贤传,张礼生,刘晨曦,王孟卿,陈红印. 2016
[15]米蛾人工饲料配方筛选. 黄文功,张树权,刘岩,陈思,姚玉波,任传英,原晓华. 2017
[16]稻螟赤眼蜂对二化螟和台湾稻螟的控制潜能评价. 黄寿山,张玉烛,曾翔,黄泽辉. 2010
[17]基于2种中间寄主的稻螟赤眼蜂生命表编制与分析. 刘兴龙,邵天玉,王克勤. 2018
[18]芝麻花对稻螟赤眼蜂寄生和扩散能力的影响. 田俊策,王国荣,郑许松,吕仲贤. 2018
[19]广东省运用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效果研究. 黄立胜,李敦松. 2018
[20]繁育寄主对三种赤眼蜂个体大小及抱卵量的影响. 黄静,张斌,张帆,李元喜.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苯醚甲环唑拌种对小麦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冯超红;李丽娟;张姣姣;王俊美;李亚红;刘露露;韩自行;石瑞杰;万鑫茹;徐飞;宋玉立
关键词:小麦茎基腐病;苯醚甲环唑;根际微生物;镰孢属;共现网络
-
二化螟危害水稻产量损失研究
作者:赫思聪;周淑香;李丽娟;高月波;毛刚;刘剑;孙康娜;李光雪;鲁新
关键词:二化螟;产量损失;水稻;经济阈值
-
昆虫病原线虫防控苹果蠹蛾的影响因素
作者:张金花;田成丽;姜纬明;丁岩;周佳春;李茂海
关键词:苹果蠹蛾;昆虫病原线虫;生物防治;温度;湿度;紫外线
-
吉林省中部地区露地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及其发生动态研究
作者:高芃;周淑香;赫思聪;高月波;李小宇
关键词:吉林省中部地区;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发生动态
-
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高毒力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筛选及应用
作者:张强;张云月;朱晓敏;路杨;常雪;高悦;赫思聪;李茂海;田志来
关键词:东北大黑鳃金龟;蛴螬;球孢白僵菌
-
14种除草剂对野稷的活性测定及田间防效
作者:王义生;贾娇;张伟;孟玲敏;常雪;苏前富
关键词:野稷;除草剂;活性;防治效果
-
球毛壳菌促生防病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冯超红;李丽娟;张姣姣;王俊美;宋玉立;李好海;徐飞
关键词:球毛壳菌;生防机制;应用潜能;发酵工艺;基因工程;生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