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I基因5'端与3'端序列田间常见粉虱的分子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小凤

作者: 田虎;张金良;张桂芬;陈苗苗;万方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粉虱;COI基因;系统发育分析;遗传距离;物种鉴定;DNA条形码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14 年 57 卷 04 期

页码: 466-47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粉虱种类繁多,个体微小,其种类识别与鉴定常需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本研究旨在明确线粒体COI基因(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 gene)5'端和3'端序列对常见种类粉虱识别鉴定的可行性。【方法】以我国田间常见的16种粉虱为对象,以COI基因5'端(641 bp)和3'端(738 bp)序列为靶标进行比对分析,以MEGA 5.10软件的K2-P模型计算种内与种间遗传距离,以邻接法(NJ法)构建进化树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当以5'端为靶标时,16种粉虱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15,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897,种间遗传距离为种内遗传距离的193.1倍;而且种内、种间遗传距离没有重叠区域。当以3'端为靶标时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07,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817,种间遗传距离为种内遗传距离的402.4倍;但桑粉虱Pealius mori与烟粉虱Bemisia tabaci Asia II 1的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重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以5'端为靶标时,16种粉虱可以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以3'端为靶标时,除桑粉虱与传统分类学不一致外,其余种类均可形成独立的分支。【结论】结果表明,5'端序列更适用于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物种识别鉴定研究。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线粒体COI基因条形码在鲿科鱼类物种鉴定中的应用. 梁宏伟,孟彦,罗相忠,李忠,邹桂伟. 2018

[2]DNA条形码技术在鲻科鱼类鉴定中的应用. 刘璐,孙典荣,李纯厚,韩志强,高天翔,宋娜. 2016

[3]南极鱼亚目鱼类DNA条形码及分子系统学. 姜郦轩,张吉昌,樊钢洲,李昂,柳淑芳,庄志猛. 2021

[4]DNA条形码在鲱形目鱼类物种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中的应用. 李献儒,柳淑芳,李达,杜腾飞,庄志猛. 2015

[5]中国东南沿海弹涂鱼科常见鱼类的遗传多样性和DNA条形码. 杨帆,何利军,雷光春,张爱兵. 2012

[6]鲫属鱼类DNA条码及种与亚种划分. 程磊,常玉梅,鲁翠云,曹顶臣,孙效文. 2012

[7]基于COⅠ基因的西南大西洋部分经济鱼类DNA条形码鉴定. 张馨月,刘岩,张秀梅,高天翔. 2014

[8]黑龙江地区农田害鼠发生特点及DNA条形码鉴定技术的应用. 丛林,王大伟,罗婵,田林,耿远昭,宋英,马晓慧,李宁,刘晓辉. 2018

[9]黄海沙带鱼的DNA条形码鉴定及其分布. 李昂,李明晖,王焕,柳淑芳,庄志猛. 2022

[10]黑龙江地区农田害鼠发生特点及DNA条形码鉴定技术的应用. 丛林,王大伟,罗婵,田林,耿远昭,宋英,马晓慧,李宁,刘晓辉. 2018

[11]DNA条形码在西藏水系裂腹鱼亚科鱼类鉴定中的研究. 张驰,刘海平,马波,王万良,曾本和,牟振波. 2019

[12]中国渔业生物DNA条形码信息平台构建及应用. 李尚琪,李炯棠,张研,孙晓晴,柳淑芳,庄志猛. 2018

[13]基于Cyt b、ND1及ND2的DNA条形码在(鰤)属鱼类物种鉴定中的应用. 王开杰,徐永江,崔爱君,姜燕,王滨,柳学周,方璐,薛志勇,毛成全. 2022

[14]基于Cyt b、ND1及ND2的DNA条形码在属鱼类物种鉴定中的应用. 王开杰,徐永江,崔爱君,姜燕,王滨,柳学周,方璐,薛志勇,毛成全. 2022

[15]DNA条形码技术在兽医寄生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苟惠天,关贵全,殷宏,罗建勋. 2011

[16]裸子植物DNA条形码ITS2高通用性引物的筛选(英文). 李燕,吴丁,高连明. 2013

[17]基于mtDNACOI基因的离腹寡毛实蝇属常见种DNA条形码识别和系统发育分析. 张桂芬,万方浩. 2014

[18]黄、渤海鱼类DNA条形码信息平台构建及应用. 曲欣宇,刘璐,李纯厚,王晨阳,彭子为,刘敏姝,焦天琪,陈治,樊鑫. 2022

[19]DNA条形码技术及其在蚌类保护生物学中的研究. 欧阳解秀,吴小平,欧阳珊,李绍波,王立贤. 2010

[20]国际生命条形码计划—DNABarcoding. 程佳月,王丽华,彭克美,张宁波,唐中林,杨述林,李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