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背景下政府主推技术有效扩散的驱动因素分析:以再生稻为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乔慧

作者: 乔慧;普蓂喆;郑风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粮食安全;再生稻;技术扩散;行政引导;经济利益驱动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7-4333

年卷期: 2024 年 010 期

页码: 44-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粮食安全背景下政府主推技术有效扩散的驱动因素,以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的再生稻种植技术为例,基于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可以纠正自选择偏误的多元内生转换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第一,行政引导对再生稻种植技术的有效扩散发挥了显著作用。户主为村干部、农户所在村镇有再生稻种植示范基地均显著提升了农户采纳再生稻种植技术的概率。第二,经济利益是驱动农户采纳再生稻种植技术的重要影响因素。销售价格预期对于农户采纳再生稻种植技术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经济效应分析验证了农户种植再生稻比其种植单季稻时单位面积净收入提升25.81%,且不会影响农户的非农生产活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促进政府主推技术的扩散实现稳定发展:首先,构建有效的行政引导机制调动各级农业推广机构的积极性,合理规划并重视政府主推技术示范基地的搭建;其次,在作技术推广决策时应将主推技术为农户带来的经济效益纳入考量,且不能影响农户非农收入。

分类号: F323.3%F326.11

  • 相关文献

[1]现代农业生产"科技创新-示范推广-生产服务"一体化模式探索与实践. 毕业莉,吴攸,刘洋,关长彤,刘慧涛,高玉山. 2020

[2]广东农业园区技术扩散与作用机理研究. 康艺之,黄修杰,熊瑞权,陈栋. 2011

[3]农民素质对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 秦文利,王慧军. 2004

[4]地膜玉米技术扩散实证分析. 王崇桃,李少昆,韩伯棠,杨风山,李国生,朱玉龙,刘显志,张国福. 2006

[5]福建县域农业技术进步及空间扩散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的经济分析. 许标文. 2013

[6]我国农业部门资本投入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经济面板模型的实证. 王琛,吴敬学,钟鑫. 2015

[7]地膜玉米技术扩散实证分析. 王崇桃,李少昆,韩伯棠,杨风山,李国生,朱玉龙,刘显志,张国福. 2006

[8]典型生态区保护性耕作主体模式及影响农户采用的因子分析. 汤秋香,谢瑞芝,章建新,李少昆,高世菊,李晓君,林涛,谭海珍,刘国庆,金亚征,牛兴奎. 2009

[9]橡胶树品种热研73397的扩散过程:基于三阶段模型的分析. 何长辉,刘锐金. 2019

[10]促芽肥用量和留茬方式对赣东北地区再生稻产量和再生能力的影响. 夏桂龙,欧阳建平,柳开楼,李亚贞,周利军,余跑兰,胡惠文. 2016

[11]再生稻轻简化种植技术研究进展. 胡志华,李大明,徐小林,黄庆海,柳开楼,胡惠文,叶会财,周利军,余喜初. 2017

[12]柳州市山区双低油菜新品种引种试验分析. 杨桂芬,杨日,柳有广,李前琦,何忠. 2011

[13]再生稻产量与根系机理的相关性. 林文,张上守. 2001

[14]基于头季关键生育期的NDVI值诊断再生稻的生长状况. 柳开楼,刘璇,胡惠文,段红霞,夏桂龙,李亚贞. 2015

[15]超级稻—再生稻—西葫芦复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梁忠明,刘爱息,潘建敏. 2012

[16]准两优608在江西油菜-中稻-再生稻三熟制模式下高产栽培技术. 李亚贞,肖国滨,郑伟,肖小军,黄天宝,吴艳,吕伟生,刘小三,陈明,叶川. 2017

[17]再生稻及超级杂交稻再生利用研究进展. 邓启云,陈春光,庄文,武文. 2007

[18]准两优608一季加再生单产超15t/hm~2高产栽培技术. 欧阳红,赵湘群,李立志,康冬前. 2014

[19]两系杂交早灿作再生稻栽培试验初报. 蔡立湘. 2002

[20]超级杂交稻“一季加再生”高产示范与主要栽培技术. 彭既明,李立志,曾文雄,贺雨金.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