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黑粉菌CYP51稀有密码子和mRNA二级结构分析及与杀菌剂戊唑醇分子对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书祥
作者: 李书祥;韩睿;袁利玲;熊丽;袁永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UmCYP51;翻译起始区;稀有密码子;同源模建;分子对接
期刊名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ISSN: 1000-3282
年卷期: 2011 年 38 卷 08 期
页码: 77-84
收录情况: SC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截短玉米黑粉菌CYP51(P450-14DM,UmCYP51)基因(去除编码跨膜区部分)和选取不同的表达载体,构建了9种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进行UmCYP51基因的表达,发现只有BL21(DE3)/pET32-Um-35重组表达工程菌获得了表达.对稀有密码子和mRNA翻译起始区二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稀有密码子和mRNA翻译起始区二级结构对UmCYP51蛋白的表达都有影响.适用于稀有密码子表达的菌株Rosetta(DE3)不利于UmCYP51蛋白的表达;同时只有翻译起始区二级结构自由能值最低的重组载体pET32-Um-35可以表达.为了设计以UmCYP51为靶标的新型抗真菌抑制剂,基于最新解析的真核生物人类的CYP51晶体结构,利用同源模建的方法构建了UmCYP51的三维结构并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优化.通过与商品化杀菌剂戊唑醇进行分子对接获得了此类抑制剂与UmCYP51的理论结合方式,阐述了戊唑醇分子的杀菌机理,为开发新型的抗真菌抑制剂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435.131
- 相关文献
[1]Mx基因稀有密码子和mRNA结构及大肠杆菌表达优化. 尹春光,杜立新,赵桂平,李宏滨. 2009
[2]抗-Cry2Aa单链抗体分子互作及荧光免疫检测研究. 王耘,武爱华,张存政,刘贤金. 2017
[3]密码子优化和信号肽对猪圆环病毒ORF2基因在毕赤酵母表达中的影响. 张春玲,王瑞阳,钱忠辉,赵本进,张俊平,葛宇燕,张子悦,丁卫星. 2024
[4]桑树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和抗体制备及应用. 卢全有,张建平,孙鑫,杨磊. 2017
[5]拟南芥SHORT-ROOT基因稀有密码子分析及其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和纯化. 孙验玲,郑玲,穆春华,于倩倩,何春梅,耿骁渝,郑红霞,刘霞. 2016
[6]FMDV OA/58病毒株VP3蛋白结构的模拟与分析. 周建华,丛国正,高闪电,常惠芸. 2008
[7]海洋低温脂肪酶MLP的同源模建及分子动力学模拟. 纪晓峰,盛军,郑媛,郝建华,孙谧. 2013
[8]FMDVOA/58病毒株VP3蛋白结构的模拟与分析. 周建华,丛国正,高闪电,常惠芸. 2008
[9]低温碱性蛋白酶QDAPr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同源模建. 郝建华,袁翠,王跃军,孙谧. 2006
[10]锈色棕榈象气味结合蛋白的同源建模. 阎伟,骆有庆,李朝绪,刘丽,覃伟权,彭正强. 2017
[11]橡胶HMGR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同源模建. 吴春太,李维国,高新生,张晓飞. 2009
[12]从蝉花虫草提取的N~6-(2-羟乙基)腺苷的降压活性及其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张孟丽,柴一秋,方鸣,章思思,韩宝瑜. 2019
[13]食源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赵蕊,姚鑫淼,周野,管立军,张英蕾,李哲滨,沈卉芳,崔怡娟,卢淑雯. 2020
[14]五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与灰葡萄孢琥珀酸脱氢酶的结合模式及抗性机制分析. 陶丽红,李佳俊,夏美荣,李康,范黎明,苏发武,吴文伟,王凯博,叶敏. 2021
[15]抗癌药物白藜芦醇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吕中,李菊,符悦冠,陈嵘,荣凯峰. 2011
[16]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研究六堡茶干预COVID-19的活性成分. 周丹水,陈小雪,吴志敏,倪维鞠,邱瑞瑾,于翠平,蓝伦礼,王颖芳,陈守登,曾宇. 2020
[17]单链抗体对Cry1A类毒素的检测方法建立及识别差异初步研究. 曲婷婷,张霄,董飒,刘贝贝,李盼,王耘,张存政,刘贤金. 2019
[18]华北大黑鳃金龟气味结合蛋白HoblOBP2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尹姣,李克斌,曹雅忠. 2013
[19]甘薯膜结合态多酚氧化酶同源建模及分子对接分析. 李丰茂,杨浩,傅玉凡,陈晓玲,唐云明. 2021
[20]鸡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的重组表达与结构信息学分析. 路义鑫,刘兵,马雪婷,殷昊,龚振兴,宋铭忻,袁金钱,蔡建平.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转录-蛋白组学关联分析坎帕尼亚盐单胞菌野生型与紫外突变型菌株的差异表达基因与蛋白质
作者:崔金子;韩睿;乔丽娟;李永臻;邢江娃;王嵘;沈国平;朱德锐
关键词:坎帕尼亚盐单胞菌;四氢嘧啶;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差异表达基因
-
铁屑对菊芋秸秆与猪粪共消化的强化效果及机制分析
作者:宁冰玉;刘海林;朱德锐;韩睿
关键词:铁屑;共消化;微生物群落;种间直接电子传递;代谢组学
-
基于赋值法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再生稻品种筛选的研究
作者:束爱萍;熊丽;何隆鑫;邵彩虹;刘增兵;袁福生;孙刚
关键词:再生稻;品种筛选;赋值法;长江中下游地区
-
混合添加生物炭和Fe3O4的青稞秸秆厌氧消化产甲烷工艺及微生物功能优化
作者:张智伟;刘海林;李屹;杜中平;韩睿
关键词:青稞秸秆;厌氧消化;生物炭;Fe3O4;响应面法;宏基因组;微生物群落;甲烷代谢途径
-
盐境蓝藻次级代谢物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郭敏;陶宇杰;王嵘;韩睿;朱德锐
关键词:盐境;蓝藻;优势类群;次级代谢产物;生物活性
-
西藏扎布耶盐碱湖真核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作者:陶宇杰;乔丽娟;郭敏;薛彬娟;逯心玥;王嵘;韩睿;朱德锐
关键词:扎布耶盐碱湖;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高通量测序
-
农业科技创新赋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研究
作者:胡世霞;潘峰;邢美华;王维薇;熊丽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赋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