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型杂交水稻米质指标测定值的差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闵捷

作者: 闵捷;张伯平;朱智伟;段彬伍;章林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水稻;米质;变异;稳定性分析;品质改良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07 年 21 卷 01 期

页码: 107-1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全国多年多点送检的1036份籼型杂交水稻样本为材料,对12项米质指标测定值的变异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遗传、栽培环境、取样测试技术三因素综合影响下,杂交水稻样本的糙米率、精米率、粒长、粒长宽比的多次测定值变异小(变异系数CV<10%),稳定性强;糙米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整精米率、胶稠度的变异较小(CV为10%~25%),稳定性较强;而透明度、垩白米率和垩白度的多次测定值变异较大(CV>25%),稳定性较差。2)在排除遗传因素后,12项米质性状测定的变异系数大小排序趋势未见明显变化,但各数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3)在排除遗传及环境因素后,各测定值的变异系数大幅缩小,但仍可借以表明各数值受测定技术影响的程度。对米质指标测定值变异的原因及如何提高米质测定值的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中国近25年来育成杂交籼稻组合的米质分析. 闵捷,朱智伟,金连登,许立,章林平,汤圣祥. 2011

[2]杂交水稻育种骨干亲本的米质分析. 蔡秋华,廖长见,郑燕梅,何炜,张建福,谢华安. 2017

[3]中国超级杂交稻组合的稻米品质分析. 闵捷,朱智伟,章林平,陈能,许立,牟仁祥. 2014

[4]水稻早恢402体细胞无性系及其杂种F_1的粒形与碾米品质. 黄富,李耘,吴丽君,刘兴义. 2004

[5]杂交水稻品质改良的遗传基础和途径. 尹华奇. 1994

[6]杂交水稻生产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李成荃. 1992

[7]湖南省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八五"回顾及其"九五"期望. 徐秋生. 1997

[8]对部分柞蚕品种产量性状稳定性的探讨与分析. 孟宪民,徐亮. 2005

[9]贵州省马铃薯区试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的GGE双标图分析. 石强,李亚杰,范士杰,张俊莲,白江平,王蒂. 2015

[10]马铃薯蛋白质含量的地域性差异分析. 张凤军,张永成,田丰. 2008

[11]不同生态环境下马铃薯还原糖含量分析. 张凤军,张永成,田丰. 2007

[12]基于平衡微分方程的履带起重机臂架系统弹性稳定分析. 徐伟,朱景红,王文静,王欣,王盼盼. 2016

[13]不同生态环境马铃薯淀粉含量分析. 张凤军,张永成,田丰. 2007

[14]不同生态环境马铃薯维生素C含量分析. 张凤军,张永成,田丰. 2006

[15]利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进行内参基因稳定性分析的方法. 吴建阳,何冰,杜玉洁,李伟才,魏永赞. 2017

[16]糯玉米主要性状环境稳定性分析. 李洪涛,许瀚元,迟铭,华国栋,王军. 2018

[17]苍白杆菌SY286抑菌活性蛋白稳定性分析. 安福涛,谢瑾卉,林英,于舒怡,臧超群,梁春浩. 2021

[18]用于荔枝qPCR分析的内参基因克隆及稳定性分析. 魏永赞,赖彪,胡福初,李晓静,胡桂兵,王惠聪. 2012

[19]高产优质紫苏新品种贵苏3号的选育及稳定性分析. 魏忠芬,李慧琳,杨胜先,奉斌,于二汝,杨航. 2020

[20]澳洲坚果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筛选. 杨倩,杨子平,周娅丽,陈东泉,刘恒.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