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丽轮枝菌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邓晟

作者: 邓晟;王彩月;张昕;林玲;赵明文;周益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萎病;大丽轮枝菌;绿色荧光蛋白;农杆菌介导的转化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2 年 28 卷 05 期

页码: 1197-11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植物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是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引起的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土传病害之一。该病原菌由于环境适应力强,寄主泛围广,同时缺少有效的抗源材料,经常出现防治难的局面[1]。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最早是在水母Aequorea victoria中发现的。如今,该蛋白质已在多种细菌、真菌、植物和哺乳动物细胞中得到表达,是目前最常用的报告基因之一。为了使GFP更加稳定和便于观察,研究人员对GFP序列的个别氨基酸进行了替换。本研究所使用的

分类号: S432.4

  • 相关文献

[1]大丽轮枝菌侵染抗感棉种的组织学过程观察. 肖红利,孔志强,包郁明,赵凤轩,柳少燕,李蕾,陈捷胤,戴小枫. 2014

[2]大丽轮枝菌菌核型菌株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微菌核发育异常突变体的筛选. 梁曼,邓晟,张昕,林玲. 2015

[3]基质中添加西兰花残体对大丽轮枝菌GFP标记菌株在棉花体内扩展的影响. 王亚娇,赵卫松,陈丹,纪莉景,李社增,孔令晓,马平. 2020

[4]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棉花黄萎病菌. 徐明,桂月晶,祁伟彦,柳少燕,陈捷胤,戴小枫. 2013

[5]高抗黄萎病棉花新品系中植棉KV1等新品系培育成功. 简桂良,张文蔚,卢美光. 2019

[6]大丽轮枝菌与陆地棉互作过程中棉花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李社增,牛露欣,李博超,陈秀叶,刘畅,鹿秀云,郭庆港,马平,马峙英. 2020

[7]甘肃省甜瓜黄萎病的病原鉴定. 何苏琴,文朝慧,白滨,荆卓琼,李青青. 2020

[8]利用拮抗细菌防治棉花黄萎病. 李社增,马平,刘杏忠,H.C.Huang,陈新华. 2001

[9]拮抗细菌KRS022的鉴定及对大丽轮枝菌的抑制效果. 罗万珍,王丹,齐宏玥,王彤,刘政,田李,戴小枫,陈捷胤,麦合木提江·米吉提. 2023

[10]蒜芥茄响应大丽轮枝菌侵染的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蔚亚楠,尹梦莹,龚亚菊,黎志彬,鲍锐,杜光辉,桂敏,吴丽艳. 2022

[11]相对病情指数划分棉花品种抗病性的统计学基础. 李社增,马平,HUANG H C,陈新华. 2003

[12]大理野茄M239响应黄萎病病菌侵染的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蔚亚楠,黎志彬,龚亚菊,鲍锐,桂敏,杜光辉,刘家迅,吴丽艳. 2024

[13]云南野生茄资源黄萎病苗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分析. 吴丽艳,郭志祥,曾莉,鲍锐,黎志彬,龚亚菊. 2017

[14]拮抗菌BJB01抗黄萎病的抗病效果评价. 段平成,郑凯,张宇宏,张国丽,孙国清. 2023

[15]抗黄萎病海岛棉叶片在大丽轮枝菌胁迫下的蛋白组学分析. 许琦,武林琳,王咪,李晓萍,郭文治,裴蕾. 2017

[16]一种新的棉花黄萎病快速接种技术及其在病原菌致病力和寄主抗病性鉴定上的应用. 马平,H.C.HUANG,李社增,唐文华. 2004

[17]大丽轮枝菌弱致病力菌株Vd171对棉花黄萎病的诱导免疫作用及机制. 张一豪,冯鸿杰,袁媛,靳羽莹,师勇强,张朝军,李付广. 2018

[18]温室条件下中棉所96B对新疆棉花黄萎病菌的抗性评价. 张亚林,吕峻元,冯自力,冯鸿杰,魏锋,赵丽红,朱荷琴. 2021

[19]棉花品种黄萎病抗性与免疫反应的关系. 杨宜红,唐灿明陆燕,吴颖静,冯自力. 2017

[20]西瓜黄萎病菌种群结构类型及致病性分析. 鹿秀云,苏振贺,刘晓萌,商俊燕,王莹,张晓云,郭庆港,李社增,马平.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