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寄托、地方性知识与传统农具的延续-以云南德宏少数民族传统稻作农具为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荧
作者: 王荧;杜何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情感寄托;地方性知识;传统农具;历史延续;德宏少数民族;
期刊名称: 自然辩证法研究
ISSN: 1000-8934
年卷期: 2022 年 003 期
页码: 73-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SCI
摘要: 在机械化和工业化的持续压力下,少数民族传统农具在现代社会中究竟能否生存下来,成为了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对云南省德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稻作农具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传统农具因其承载了人们的情感寄托从而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了下来。具体而言,传统农具分别承载了少数民族人民对祖先的追思之情、对共同记忆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恩敬畏之情,这三种情感与农具融为一体,成为德宏地区少数民族的地方性知识。正是由于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和地方性知识,使得传统稻作农具在现代社会中保留了下来。这一研究结论表明,附着在传统农具背后的文化和地方性知识不会随着现代化而消逝,反而成为民俗和农业遗产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分类号: S22
- 相关文献
[1]乡村土地资源纠纷解决方式的探讨. 胡勇. 2008
[2]益母草及其产品研究进展. 王新雅,孙文松,张艳红,温健,孙佳琳. 2022
[3]氟啶虫胺腈对柞树害虫栗大蚜的室内毒力测定及对柞蚕的安全性评价. 刘洪丽,季明刚. 2022
[4]乐果在柞树叶内的动态残留分析. 张惠淳,杨金琛,黄均伟,赵世文. 2022
[5]红景天苷人工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 宋小利,刘星. 2022
[6]玉米新品种淮玉142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余艳欢,贾波,谢庆春. 2022
[7]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应用进展. 黄秋岚,田程飘,唐桓伟,单彬,庞新华. 2022
[8]11%氟环·咯·精甲种子处理悬浮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束华平,陈宏州,周晨,骆继秋,笪骏,朱凤. 2022
[9]柞蚕饰腹寄蝇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研究. 于庭洪,陈增良,赫英姿,赵翀,宋策. 2022
[10]玉米电驱排种质量在线评价系统. 杨硕,王秀,谷趁趁. 2022
[11]辽宁省秋柞蚕放养关键技术. 韩冰. 2022
[12]徐麦系列新品种小麦的挥发性物质. 刘立伟,冯国华,刘东涛,王静,张会云,马红勃,刘静,易媛,朱雪成,张娜. 2022
[13]适宜轻简栽培优质新品种泗稻22号的选育及应用. 郭新亚,陈春,赖上坤,陈卫军. 2022
[14]蒙古栎早烘病发生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 刘孝良,赫英姿,贾姝,于挺红,于艳. 2022
[15]近40年辽粳(优)系列水稻品种分析. 姜秀英,王佳,吕军,潘争艳,韩勇,白元俊. 2022
[16]小麦抗条锈基因Yr69的连锁标记开发. 杨文静,乔麟轶,李欣,郭慧娟,陈芳,张树伟,常利芳,贾举庆,畅志坚,张晓军. 2022
[17]藜麦ZF-HD转录因子的全基因组鉴定及其对盐胁迫的响应分析. 时丕彪,王德领,蒋润枝,李斌,晏军,方迪,闫凯旋,顾闽峰. 2022
[18]种子包衣一次性防治大豆苗期病虫药剂试验与示范. 安福涛,林淑敏,钟涛,赵彤华,徐蕾,许国庆. 2022
[19]环境因子对掌状海带有性生殖过程的影响. 王潇,刘福利,梁洲瑞,袁艳敏,张朋艳,汪文俊,孙修涛. 2022
[20]四川盆地"华西秋雨"模式下冬油菜直播应对苗期湿害的策略. 吴永成,雷小龙,蒲晓斌,彭霄,郭世星.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运河与淮扬饮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作者:王荧;沈志忠
关键词:大运河;淮扬饮食文化;文化遗产
-
人口流动与乡村非农化转型-基于一个浙北村庄的历史考察
作者:王荧;沈志忠
关键词:人口流动;乡村非农化;乡村振兴
-
近五年来美洲作物史研究评述(2016-2020)
作者:李昕升;王荧
关键词:美洲作物;作物史;传播;研究评述
-
以农业文化遗产为脉 建设新文科培养新农人-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高端论坛暨南京农业大学文化遗产专业建设研讨会会议综述
作者:沈志忠;王荧
关键词:
-
日本农业"走出去"人才体系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王荧;沈志忠
关键词:日本农业;人才体系建设;国际经验;中国农业
-
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方式创新-以福建省邵武市生态银行为例
作者:周江梅;王荧;林卿;王海平;王丰
关键词:资源整合;农业规模经营;生态银行
-
共同、共享发展视野下农户宅基地节余指标异地流转的利益均衡
作者:周江梅;黄启才;王荧
关键词:农户宅基地;建设用地指标;异地流转;利益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