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酸性次氯酸溶液安全性评价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雪琴

作者: 吴雪琴;孙研;王瑜;张世栋;杨峰;陈化琦;吕子飙;崔东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微酸性次氯酸;急性毒性;皮肤刺激;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期刊名称: 中兽医医药杂志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65-68

摘要: 采用小鼠急性毒性最大限度试验、兔皮肤刺激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评价综合微酸性次氯酸溶液的安全性。对20只SPF级ICR小鼠一次灌胃给药,给药剂量为5 000 mg/kg BW,给药体积为20 mL/kg BW,观察小鼠临床表现及死亡情况,计算LD50。对新西兰白兔皮肤用药1 h、24 h、48 h和72 h观察并记录皮肤反应。将50只SPF级ICR小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高剂量组(5 000 mg/kg BW)、中剂量组(2 500 mg/kg BW)和低剂量组(1 250 mg/kg BW)5组,间隔30 h两次灌胃,灌胃体积20 mg/kg BW,第2次给药6 h,计数具有微核的细胞和正染红细胞,计算嗜多染红细胞和正染红细胞比率(PCE/NCE)。结果表明小鼠无死亡,微酸性次氯酸溶液小鼠急性径口LD50>5 000 mg/kg BW,属于实际无毒。对家兔一次完整皮肤刺激反应最高积分均值为0,刺激强度为无刺激性。与对照组相比,微酸性次氯酸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组小鼠的微核细胞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在规定剂量下使用微酸性次氯酸溶液受试剂量达5 000 mg/kg BW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无致微核作用。说明在规定剂量下使用微酸性次氯酸溶液安全、无刺激。

分类号: S859.7

  • 相关文献

[1]疣净软膏对动物皮肤毒性试验的研究. 朱喜春,张永兴. 2006

[2]新型复方氟苯尼考注射液的安全性评价. 程培培,杨亚军,刘希望,李剑勇. 2014

[3]咪唑苯脲注射液特殊安全性试验研究. 刘欣彤,王玉凤,陈孝杰,刘义明,徐飞,王宏磊,张志博,张向阳,李存,李秀波. 2020

[4]亚硝酸氮对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幼虾的急性毒性试验. 曾红,林能锋,张文焕,傅文庆. 2006

[5]两种药物对白甲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才让卓玛,赵凤,蒋晓红,周洲,张美彦. 2017

[6]Hg~(2+)对克隆牙鲆和普通牙鲆的急性毒性. 姜宏波,王桂兴,刘海金,包杰,韩英. 2014

[7]一种新兽用止泻中药复方制剂对大鼠的急性及亚慢性毒性试验. 姜玲玲,陈鸿宇,史开志,周思旋,余波,卜仕金. 2016

[8]间甲酚对建鲤幼鱼的急性毒性. 梁琍,王艳艳,姚俊杰,周路,覃普,梁正其. 2012

[9]5种杀虫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 商宝娣,张效平. 2015

[10]普洱茶抗氧化制剂毒理学研究与安全性评价. 吴婧,孙世利,徐平,王岳飞. 2014

[11]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急性毒性研究. 郑先福,孙炳剑,刘玲,郑昊. 2006

[12]六堡茶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安全性评价研究. 林勇,刘仲华,黄建安,龙志荣,滕翠琴,马士成,邱瑞瑾,曹中环. 2017

[13]不同家蚕品种对毒死蜱的敏感性比较. 柳新菊,俞瑞鲜,赵学平,陈诗,蒋金花,祝新荣. 2014

[14]水产品中创伤弧菌的分离、鉴定及毒性研究. 陈迪,葛彩云,孙玲莉,陆海霞,励建荣,陆维克. 2016

[15]转高赖氨酸融合蛋白基因水稻外源蛋白的消化稳定性和急性毒性. 赵祥祥,胡小兰,唐瑭,陆长丽,刘福霞. 2013

[16]氨糖胶囊的急性和亚急性毒理学评价. 林丽萍,杜芳琼,莫杰明,吕晔,席建红. 2015

[17]四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的急性毒性及初级风险评估. 姜辉,王长宾,张燕,陈昂,崔馨月,何明远. 2015

[18]多拷贝表达转鲑鱼降钙素基因酵母的急性、亚急性毒性. 王鹏,姜勇,田敬云,马健,张学成. 2012

[19]不同剂型烯啶虫胺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 左文静,刘峰,慕卫,于伟丽,主艳飞,庄占兴,胡尊纪. 2019

[20]镉胁迫对脊尾白虾的毒性效应研究. 薛蓓,张培,李志辉,赵莲,赖晓芳,陈建华,高焕,阎斌伦.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