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沿海地区栗、梨和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宝瑜

作者: 韩宝瑜;崔林;黄从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栗;梨;茶;节肢动物群落;主成分分析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672-352X

年卷期: 2007 年 34 卷 03 期

页码: 93-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近年生产上注重茶与果树间作以增大茶园生物多样性而强化自然控制,还望增加收入。为选适宜树种,于2005年1~12月每月下旬调查了宁波沿海地区大片无公害栗园、梨园和茶园节肢动物群落,植食性昆虫种数依次占各类型园总物种数54.4%、56.0%和57.8%,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百分率91.0%、91.5%和94.8%;捕食性昆虫和捕食螨种数百分率依次是15.7%、15.2%和12.4%,个体数百分率为2.6%、2.6%和0.7%;寄生性昆虫种数百分率是14.2%、14.0%和9.9%,个体数为2.3%、2.5%和0.6%;蜘蛛种数百分率是14.2%、13.0%和17.4%,个体数为3.6%、2.9%和2.7%。3类群落中鳞翅目、同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和蜘蛛目为优势类群,每类群落中这5个目个体数之和分别占各自群落总个体数80%以上。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占总个体数35%。月平均丰富度(S)和多样性指数(H′)大小顺序:栗园(S=36.3,H′=1.28)、梨园(S=28.8,H′=1.13)和茶园(S=21.9,H′=0.87)。主成分分析揭示了节肢动物群落稳定性大小:栗园>梨园>茶园。栗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稍大,拥有蜘蛛种类和个体数稍多,控制茶园叶蝉潜能稍大,栗树作为茶园的间作树种比梨树合适。

分类号: S186

  • 相关文献

[1]不同树体管理模式下茶叶内含物质的差异性分析. 李金龙,龙亚芹,殷丽琼,仝佳音,罗梓文,曲浩,刘福桥,陈林波. 2024

[2]贵州大树茶形态学特征及生化成分综合分析. 杨春,杨代星,李燕,梁思慧,邓小强,乔大河,陈娟,郭燕,林开勤,陈正武. 2024

[3]5个板栗品种性状比较研究. 田寿乐,明桂冬,沈广宁,单公华,张美勇,许林. 2008

[4]板栗的光合特性研究. 刘庆忠,董合敏,刘鹏,张力思,王凤才. 2005

[5]不同梨品种品质分析. 王阳,佟伟,王文辉,贾晓辉,杜艳民,王志华. 2023

[6]不同栽培种梨果实中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特征. 姚改芳,张绍铃,曹玉芬,刘军,吴俊,袁江,张虎平,肖长城. 2010

[7]不同红梨品种果皮中花色素苷组分及含量特征分析. 肖长城,李甲明,姚改芳,刘军,胡红菊,曹玉芬,张绍铃,吴俊. 2014

[8]梨品种制汁性能的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董星光,曹玉芬,田路明,张莹,齐丹,常耀军. 2013

[9]22份抗寒梨品种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梅滨玉,武春昊,卢明艳,闫兴凯,赵滢,张茂君,王强. 2024

[10]苇状羊茅人工草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与主要生态指标的通径分析. 周玉锋,杨茂发,文克俭,陈伟. 2009

[11]枣园间种牧草对节肢动物群落营养层与优势功能团的影响. 师光禄,常宝山,黄敏佳,刘素琪,苗振旺,曹挥,赵莉蔺,李登科. 2006

[12]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时间格局. 杨微,高月波,高敬伟,褚剑秋,史树森. 2008

[13]长春地区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时序动态研究. 高月波,杨微,高敬伟,史树森. 2010

[14]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动态. 王有年,张铁强,李奕松,刘素琪,苗振旺,李登科,师光禄. 2007

[15]综合防治与常规防治下枣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比较. 师光禄,王有年,张铁强,杜艳丽,刘素琪,苗振旺,李登科,于同泉. 2007

[16]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数量与生物量多样性特征分析. 师光禄,席银宝,王海香,李捷,赵飞. 2004

[17]Bt水稻田不同斑块设计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蔡万伦,石尚柏,杨长举,彭于发,郑亚莉. 2005

[18]冬水田典型生境类型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及生物量特征. 白耀宇,庞帅,殷禄燕,宋艾妮,祝增荣. 2018

[19]3种转非抗虫基因棉花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和食物网结构. 郭佳惠,冀国桢,李刚,赵建宁,杨殿林,张贵龙,闫凤鸣,修伟明. 2016

[20]转双价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研究. 崔金杰,雒珺瑜,王春义,李树红,李春花.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