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姜黑土肥力特征与培肥途径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方世经

作者: 方世经;周恩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蒙脱;僵瘦;有机质;秸秆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1991 年 02 期

页码: 175-179

摘要: 砂姜黑土土质粘重,粘土矿物又以蒙脱为主,胀缩系数较大,心土层棱柱状结构发育明显,加上有机质含量低,因此,土壤的物理性状差,土体构造不良,养分缺乏,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大,有一定的保肥能力,这是砂姜黑土的肥力特征.培肥土壤,主要靠有机质积累和更新.在有机质肥源较缺乏的淮北地区,目前行之有效的办法是秸秆还田、留高茬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施用厩肥肥效较快,节省化肥用量.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氮肥减施与有机肥/秸秆配施对盐碱地土壤肥力指标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李磊,王晶,朱志明,樊丽琴,吴霞. 2020

[2]施用化肥和秸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性质的影响. 马俊永,陈金瑞,李科江,曹彩云,郑春莲. 2006

[3]秸秆覆盖和有机质输入对紫色土土壤可蚀性的影响. 陈尚洪,刘定辉,张晴雯. 2016

[4]不同月份乌龙江湿地土壤有机质、全氮以及微生物数量动态变化. 陈丽华,陈涵贞,苏德森,吕新,李玥仁. 2009

[5]绿菜花的高产栽培. 周军. 2002

[6]天津地区果园覆草技术. 王芝学,李树海,王士环,耿忠长,王建冬. 2000

[7]稻草还田苗带轮作栽培技术的研究. 方展森,关丽君,都兴林,张三元,金京德. 2000

[8]紫色土区刺槐林极系对土壤结构的稳定作用. 李勇,武淑霞. 1998

[9]哥伦比亚有关清除表土对农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 张俊生,冯波,杨旭. 2002

[10]黄潮土长期轮作施肥土壤有机质消长规律的研究. 张爱君,张明普. 2002

[11]pH、有机质和石灰反应对土壤背景值的影响. 庞金华. 1993

[12]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杨忠华,刘方,赵泽英,冯廷玺. 2009

[13]贵州主要红阳猕猴桃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黄伟,万明长,乔荣,袁建琦. 2013

[14]贵州茶园土壤研究主要成果与展望. 梁远发,田永辉. 2008

[15]喀斯特山区村级尺度下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性. 彭志良,赵泽英,李中元,李莉婕. 2008

[16]基于高光谱的水稻土有机质含量估算研究. 卢岩,郭斗斗,孙成明,刘涛,陈瑛瑛,武威. 2014

[17]植草恢复对侵蚀红壤重组有机质的影响. 罗旭辉,詹杰,李秀峰,郑仲登,王义祥,黄毅斌. 2010

[18]赣东北地区水稻土的有机质变化及其与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相互关系. 余瑞新,欧阳建平,王端飞,柳开楼,夏桂龙,李亚贞,胡惠文. 2015

[19]土壤有机质国标法与非标法检测对比研究. 蔡红梅,孟繁磊,仇建飞. 2014

[20]不同耕作方式对黑土有机质和团聚体的影响. 廉晓娟,吕贻忠,刘武仁,李明悦,郑金玉.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