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粒型调控基因功能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堂

作者: 李堂;曹华盛;熊亮;王福军;李曙光;顾海永;罗文永;何高;梁世胡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粒型;信号通路;交叉互作;育种;功能;调控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23 年 50 卷 012 期

页码: 12-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是世界上的重要谷类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一直都是育种学家关注的重点,关系到全球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水稻粒型主要包括粒长、粒宽、粒厚等,是受多基因控制的重要数量性状,不仅直接影响水稻产量,还与水稻品质密切相关.深入了解水稻粒型的形成与调控机理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水稻单株产量、改善稻米品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基因组学的研究为探究水稻内部调控机制带来了新的变革.大量水稻粒型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成功被鉴定与解析,并验证了与之有关的基因功能.目前,已有几条调控粒型的通路得到鉴定,如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途径、G蛋白信号途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转录因子调控途径、植物激素途径以及表观遗传途径等.然而,粒型调控网络极其复杂,多数基因上下游的调控组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甚至影响粒型的各条通路间均存在一定的交叉互作.本文综述了影响水稻粒型的不同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研究进展及关键粒型基因间的互作关系,总结了近年来粒型基因在育种上的应用情况,并提出结合多组学解析水稻粒型的调控机理研究,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分子设计育种,为开发新的高产优质稻育种提供支撑.

分类号: S511.03

  • 相关文献

[1]水稻粒型基因克隆研究进展及育种应用展望. 康艺维,陈玉宇,张迎信. 2020

[2]水稻冷害成灾机制与调控机理研究进展及展望. 李可,蒋伟勤,车阳,杜小凤,杨文飞,顾大路. 2024

[3]毛囊发育与周期性生长的调控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刘公言,白莉雅,李福昌,孙海涛,杨丽萍,姜文学,高淑霞. 2021

[4]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 钟理,杨春燕,吴佳海. 2014

[5]植物钾转运蛋白KUP/HAK/KT家族研究进展. 柴薇薇,王文颖,崔彦农,王锁民. 2019

[6]植物蛋白激酶CK2的调控与功能研究进展. 李臻,刘炜. 2009

[7]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研究进展. 唐桂英,柳展基,单雷. 2010

[8]植物14-3-3蛋白的功能及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展望. 刘凡,李美英,徐碧玉. 2008

[9]反刍动物肠道菌群功能及其健康调控策略研究进展. 张新雨,李胜利. 2024

[10]长链非编码RNAs及其功能研究. 朱晓攀,苗向阳. 2013

[11]植物SWEET基因家族结构、功能及调控研究进展. 胡丽萍,张峰,徐惠,刘光敏,王亚钦,何洪巨. 2017

[12]金属硫蛋白与应激反应. 杨利荣,张敏红. 2011

[13]植物AGMOUS-like6基因的进化及功能研究进展. 易双双,尹俊梅,杨光穗,李崇晖,陆顺教. 2022

[14]植物种子脂氧合酶. 汪仁,沈文飚,翟虎渠,万建民. 2005

[15]水稻粒形与稻米品质间相关性研究进展. 杨联松,白一松,许传万,胡兴明,王伍梅. 2001

[16]水稻粒型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邱先进,袁志华,何文静,刘环,徐建龙,邢丹英. 2014

[17]利用GS3基因功能性分子标记改良水稻粒型的研究. 李扬,徐小艳,严明,冯芳君,马孝松,梅捍卫. 2016

[18]水稻GLW7基因功能标记的开发和基因效应分析. 梁文化,孙旭超,陈涛,岳红亮,田铮,赵凌,赵庆勇,赵春芳,朱镇,张亚东,王才林. 2020

[19]大粒型水稻材料粒型性状的QTL定位. 汪欲鹏,王根发,武志峰,王智权,石庆华,潘晓华,吴自明. 2016

[20]以高产恢复系“中413”为背景的导入系群体粒型和耐旱性筛选鉴定. 梅捍卫,罗利军,徐小艳,余新桥,童汉华,王一平,郭龙彪,应存山,吴金红,陈宏伟,杨华,李明寿.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