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村级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月梅

作者: 李月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壤养分;温室;大田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19 年 14 期

页码: 161-162+167

摘要: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青海省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逐渐由大田种植转变为温室种植方式。为了探究这种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后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为养分合理管控和肥力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10个监测户多年的连续监测来分析土壤中大、中、微量元素及有机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1—2016年,随着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监测点土壤有机质缓慢提升,氮素处于较低水平,温室略高于大田。土壤有效磷自2001—2016年提升最快,大田增加了2.2倍,温室增加了4.7倍。钾素含量始终处于中等水平,温室中有效钾含量低于大田;土壤有效钙温室与大田间无明显差异;有效镁总体呈增加趋势;有效硫年际间变异较大,总体上有所增加。监测初期土壤微量营养元素除有效锌以外,有效态硼、铜、铁和锰均处于临界值以上。至2016年,土壤有效硼和有效铜均无明显变化,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锌均较监测初期有所提升,5种微量元素在温室与大田间无明显差异。

分类号: S158

  • 相关文献

[1]怀来盆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分析. 李新宇,唐海萍,赵云龙,张新时. 2004

[2]北运河下游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养分研究. 李建辉,李晓秀,张汪寿. 2011

[3]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焦燕,赵江红,徐柱. 2009

[4]曲靖市坡耕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及其与利用方式的关系. 尹梅,洪丽芳,付利波,陈华,任石所,张志明,苏帆. 2013

[5]温室黄瓜叶片养分含量与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肖国胜,张英超. 2009

[6]大田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行性分析及配套机具研究. 张旭,刘欣,李海龙,尤晓东. 2013

[7]盐分运移对新疆大田应用地下滴灌影响初探. 王振华,温新明,吕德生. 2005

[8]绿色食品(A级) 脱毒甘薯大田生产技术规程. 任怀富,王朋成,刘小平. 2011

[9]内生菌拟茎点霉B3促进大田水稻增产的初步研究. 戴传超,袁志林,杨启银,史青山,李霞. 2008

[10]鸡腿菇夏季大田反季节栽培. 曹德宾. 2001

[11]抗Ⅱ型褐飞虱水稻品种对田间褐飞虱生物型结构的影响. 覃丽莎,吴碧球,李成,黄芊,凌炎,黄凤宽,龙丽萍,黄所生. 2020

[12]无公害稻鸭共育的应用效果和技术要点. 禹盛苗,金千瑜,欧阳由男,朱练峰,许德海. 2005

[13]AM菌剂对大田甘蔗根际土壤AM真菌种群影响. 黄振瑞,车江旅,谭裕模,王维赞,李冬萍,龙艳艳,卢文祥,李松. 2015

[14]机插稻大田耕整质量与稻草还田技术研究. 叶厚专,药林桃,周韧金,曹晓林,何小金,廖禺,万鹏. 2009

[15]大田地下滴灌土壤水分分布均匀度评价方法. 宰松梅,仵峰,温季,王朝辉. 2009

[16]大田水分管理对控制稻米镉含量的技术研究. 雷绍荣,李霞,周娅,罗丽卉,李旭毅. 2016

[17]云果1号果桑初夏大田硬枝扦插试验. 刘永光,周春涛,杜伟,黄平. 2014

[18]不同小麦品种对大田中低量镉富集及转运研究. 熊孜,李菊梅,赵会薇,马义兵. 2018

[19]用SPOT图像进行土地利用调查和动态监测研究. 张京红,申双和,李秉柏. 2001

[20]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关建勋.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