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与灌水上下限对黄秋葵产量和养分吸收的交互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声辉

作者: 徐声辉;牛丽;张认连;黄运湘;龙怀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秋葵;灌水上下限;施氮量;产量;养分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3 年 012 期

页码: 165-1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探讨施氮量与灌水上下限对黄秋葵养分吸收的交互作用,为黄秋葵的水肥管理提供理论及参数依据。采用土壤盆栽试验,设置田间持水量的45%~55%即45%~55%FC(W1)、35%~65%FC(W2)、25%~75%FC(W3) 3种灌水上下限及0 kg/hm~2(N0)、110 kg/hm~2(N1)、330 kg/hm~2(N2) 3个氮水平,观测不同施氮量和灌水上下限对黄秋葵生长发育、生理响应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施氮水平下,黄秋葵不同器官生物量、果实产量、灌溉水分生产率及氮磷钾养分积累量以W1最高。相同灌水上下限,黄秋葵不同器官生物量、果实产量、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灌溉水分生产率及氮肥偏生产力以N1最高,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水、氮之间表现显著的互作效应,N1W1处理的黄秋葵总生物量、果实产量、灌溉水分生产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最高,分别为446.4 g、201.3 g、6.9 g/kg和108.7 kg/kg,显著高于最低处理N2W3(190.3 g、64.9 g、2.4 g/kg和11.7 kg/kg),分别提高了57.4%、67.8%、65.2%和89.2%。综合分析表明,高氮高水处理(N2W3)显著降低黄秋葵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黄秋葵产量、灌溉水分生产率及养分吸收综合体现的最优模式为110 kg/hm~2的施氮量、45%~55%FC的灌水上下限(N1W1),此研究可为丰富黄秋葵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649%S158

  • 相关文献

[1]施肥对黄秋葵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刘迪发,陈红兵,刘维侠,张如莲. 2014

[2]不同栽培措施对黄秋葵嫩荚产量的影响. 鞠玉栋,赖正锋,张少平,练冬梅,黄惠清. 2024

[3]不同种植模式对春播黄秋葵嫩荚和种子产量的影响. 徐士振,李振怀,卢合全,孟庆华,董合忠. 2016

[4]不同叶面肥对黄秋葵生长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高尚,高玲,徐丽,刘迪发,张如莲. 2016

[5]黄秋葵品系性状的比较. 何荣壮,汤洪,宋荣,曹亮,朱校奇. 2015

[6]黄秋葵新品系比较试验. 姚运法,李和平,练冬梅,赖正锋,洪建基. 2017

[7]氮磷配施对沿海滩涂黄秋葵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永慧,陈建平,张培通,张萼,蔡立旺,高进. 2015

[8]34.5%吡嘧磺隆·二氯喹啉酸WP防除移栽稻田杂草效果. 朱文达,张宏军,汪品三,王晶,熊焱. 2012

[9]果树喷施酵素菌叶面肥的效果初报. 马桂军,刘云,高树青. 2005

[10]乙氧磺隆防除水稻直播田鸭舌草和莎草的效果. 朱文达,李玮,吴红渠,陈耕. 2012

[11]四种土壤处理除草剂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的效果. 朱文达,张宏军,李林,霍丽岩. 2011

[12]30%丁草胺·苄嘧磺隆WP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效果. 张宏军,朱文达,王晶. 2011

[13]17%苄·二甲戊WP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的效果. 涂爱萍,龚伏廷,朱文达,王晶,连立. 2011

[14]16.5%丙草胺·西草净EC对水稻移栽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朱文达,吴志凤,王晶,袁友明. 2011

[15]不同麦秸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常勇,黄忠勤,周兴根,孙克新,周涧楠,丁震乾,王波,李小珊. 2018

[16]不同麦秸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常勇,黄忠勤,周兴根,孙克新,周涧楠,丁震乾,王波,李小珊. 2018

[17]滴灌条件下不同产量水平棉花各生育期需肥规律的研究. 池静波,黄子蔚,黄玉萍,何江勇,杨国江,樊庆鲁. 2009

[18]马铃薯养分需求及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郝智勇. 2018

[19]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稻田的改良培肥效应. 陈红金,章日亮,吴春艳. 2019

[20]铁岭地区水稻测土施肥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陈丛斌,张海楼,隋世江.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