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甘菊替代植物的筛选及其防控效果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振
作者: 宋振;王忠辉;范志伟;张瑞海;张国良;付卫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薇甘菊;替代植物;筛选;防控效果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气象
ISSN: 1000-6362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24-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是一种多年生恶性入侵杂草,会严重破坏入侵地生物多样性,目前在中国南方多个省份均有发生。采用生物替代的方法控制薇甘菊,既可以有效降低其危害,又可获得生态和经济效益。本研究根据薇甘菊入侵的主要生境特点,选择15种适合在薇甘菊大面积发生区域生长并具有较好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植物,采用盆栽竞争试验,通过测定株高、生物量(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光合速率等生理生化指标,研究不同替代植物对薇甘菊的防控效果,以筛选出最佳替代植物。结果表明,所选植物中,香茅(Mosla chinensis)和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as)对薇甘菊的控制效果最好,薇甘菊与这两种植物竞争时,其鲜重、干重、株高等指标在15组处理中均为最低或次低。进一步研究表明,在香茅和柱花草与薇甘菊共同种植时,不同植株比例的条件下,薇甘菊的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与单独种植薇甘菊的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的薇甘菊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等指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而香茅和柱花草与单独种植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香茅和柱花草在不影响自身生长的前提下,能够很好地控制薇甘菊的生长,可作为良好的替代植物。
分类号: S451
- 相关文献
[1]2种表面活性物质对70%嘧磺隆WP防治薇甘菊的增效作用. 符克开,钟宝珠,钱军,黄守浓,吕朝军. 2012
[2]少花蒺藜草的不同防除技术比较分析. 韩志松. 2022
[3]薇甘菊杀线虫活性成分及其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李,曹坳程,沈斌斌. 2014
[4]4种吡啶类除草剂对不同生长期薇甘菊防效评价. 田兴山,冯莉,曹坳程,张泰劼. 2013
[5]基于无人机遥感的盛花期薇甘菊爆发点识别与监测. 孙中宇,荆文龙,乔曦,杨龙. 2019
[6]克隆整合对异质性土壤水分生境下薇甘菊生长的影响. 李晓霞,沈奕德,范志伟,王亚,张敏,刘延. 2018
[7]克隆整合对异质性土壤养分生境下薇甘菊生长的影响. 李晓霞,范志伟,沈奕德,李少梁,刘延,黄乔乔. 2017
[8]几种除草剂对薇甘菊的防控效果. 曹坳程,李园,郭美霞,王秋霞,周波,陈长伟,徐建. 2012
[9]入侵植物薇甘菊和三叶鬼针草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李会娜,杨民和,万方浩. 2011
[10]几种除草剂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 周小刚,曹坳程,赵浩宇,刘胜男,何发. 2014
[11]薇甘菊不同生长方式下的繁殖特征比较. 张付斗,李天林,徐高峰,吴迪,张玉华. 2011
[12]基于无人机遥感的盛花期薇甘菊监测技术. 李岩舟,覃锋,顾渝娟,韩阳春,田洪坤,乔曦. 2022
[13]华南地区2种优质牧草对入侵杂草薇甘菊的化感作用. 杨依贝,连嘉雯,陈泓钰,黄玮,岳茂峰,姜晨冰,李伟华. 2015
[14]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入侵植物薇甘菊和三叶鬼针草根际土壤细菌群落. 李会娜,杨民和,万方浩. 2010
[15]不同密度五种植物对薇甘菊幼苗的竞争效应. 徐高峰,张付斗,李天林,申时才,张玉华. 2011
[16]不同生境薇甘菊酚酸含量差异. 叶万辉,魏孝义,张朝贤. 2007
[17]海南省琼中县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分布及危害情况调查. 刘丽,张亮,阎伟,唐庆华,朱辉,覃伟权. 2018
[18]薇甘菊在海南文昌的发生及防治. 郑奋,符永刚,阎伟. 2014
[19]土壤水分对薇甘菊不同繁殖体单位存活能力和植株表型可塑性影响. 徐高峰,申时才,张付斗,李天林,张玉华. 2013
[20]大湄公河次区域薇甘菊的防控技术. 张付斗,郭晋,徐高峰,申时才,岳英,木霖,张玉华.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石茅致病菌株BS-1的分离、鉴定及其除草潜力的研究
作者:王亚;刘延;范志伟;黄乔乔
关键词:石茅;镰刀菌;致病性;安全性;生物防治
-
根际细菌在长刺蒺藜草氮素利用中的作用
作者:马涛;宋振;付卫东;张岳;王忠辉;袁至立;王伊;张国良
关键词:长刺蒺藜草;根际细菌;氮素利用机制;入侵
-
北京市海淀区农业外来入侵植物
作者:张岳;张国良;郑禾;孔垂智;宋振;王忠辉;田晨旭;张莅宸;付卫东
关键词:海淀区;外来入侵植物;分布格局;危害程度;防控建议
-
6种牧草对恶性入侵植物黄花刺茄的替代控制效果
作者:袁至立;张国良;张岳;王忠辉;宋振;孙承宇;付卫东
关键词:黄花刺茄;替代控制;生态防治;植物竞争;牧草
-
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烟叶NO合成以及AsA-GSH循环相关物质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李宇;范志伟;徐胜光;马焕锦;陈泽斌;洪永忠;杜伦丹;张锦文
关键词:化肥减施;生物炭;非生物胁迫;抗氧化系统
-
科技帮扶西部脱贫山区农业产业振兴的实践与思考-以甘肃舟曲和贵州台江科技帮扶实践为例
作者:邱国梁;张楷龙;张国良;张怀志
关键词:西部地区;脱贫山区;产业振兴;科技帮扶
-
科研院所专家型领导干部提升胜任力的五个着力点
作者:宋晓龙;张国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