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黄萎病菌微菌核变异与生理特性及致病力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冯自力

作者: 冯自力;宋晓轩;刘雪英;赵丽红;师永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菌;鉴别寄主;致病力;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菌落直径;生理特性;培养性状;方差分析结果;液体培养

期刊名称: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ISSN:

年卷期: 2008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本试验以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Kleb.)AYB、AYW、WHB、WHW、WHG、JSB、JSW为供试菌株,其中AYB、AYW来自河南安阳,WHB、WHW、WHG来自湖北武汉,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供,JSB、JSW来自江苏,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供;AYB、WHB、JSB为菌核型菌株,在PDA平板上的野生菌株产生大量黑色微菌核,AYW、WHW、JSW为菌丝型菌株,在PDA平板上野生菌株不产生微菌核,白色菌丝生长旺盛,WHG为灰色菌核型菌株,在PDA平板上的野生菌株产生灰色微菌核。试验首先对野生菌株进行了单...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四种培养基对大丽轮枝菌V991b及突变体的影响. 黄薇,袁斌,金利容,杨小林,张瑞洋,万鹏. 2020

[2]不同温度下棉花黄萎病菌培养性状及致病力的初步研究. 金利容,万鹏,喻大昭,黄民松,黄薇,孔令甲. 2009

[3]我国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分化及落叶型菌株的分布. 朱荷琴,朱荷琴,冯自力,赵丽红,刘雪英,师勇强,李志芳,尹志新. 2010

[4]高抗黄萎病棉花新品系中植棉KV1等新品系培育成功. 简桂良,张文蔚,卢美光. 2019

[5]矿物油室温保存大丽轮枝菌的存活率及其致病性. 胡小平,杨继娟,张吉光,朱荷琴,杨家荣. 2010

[6]长江流域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金利容,万鹏,黄薇,杨晓华. 2016

[7]棉花黄萎病菌非落叶型与落叶型菌系初步研究. 缪卫国,张升,杨玲. 2000

[8]新疆北部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致病型、致病性分化及ISSR遗传变异研究. 刘廷利,惠慧,阚家亮,卢轩宇,花晟,范春晨,凌溪铁,王金彦,陈天子,杨郁文,艾尼江,赵建军,张保龙. 2017

[9]北方棉区棉花黄萎病菌的RAPD分析与落叶型菌系研究. 王莉梅. 1998

[10]大丽轮枝菌V991b及其变异体的培养性状及致病力研究. 黄薇,袁斌,金利容,刘友梅,万鹏. 2017

[11]东北地区茄子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与ISSR遗传变异分析. 贲海燕,曲红云,高苇,张军民,张雪岩,李宝聚,柴阿丽. 2019

[12]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与ISSR遗传变异分析. 袁洪波,艾尼江,赵建军,陈天子,杨郁文,刘蔼民,张保龙. 2013

[13]湖北省棉花黄萎病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 金利容,万鹏,孔令甲,喻大昭,黄薇,黄民松,汪莉. 2011

[14]继代对棉花黄萎病落叶型菌系致病力的影响. 卢美光,赵磊,王深正. 2009

[15]棉花黄萎病菌致病相关基因VdPR3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朱荷琴,张亚林,李志芳,冯自力,冯鸿杰,赵丽红,师勇强. 2015

[16]河南商丘地区棉花黄萎病菌分离鉴定和致病力分析. 丁锦平,刘冬梅,周瑞阳,李付广,李成伟. 2010

[17]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安阳菌系致病力分化研究. 宋晓轩,宋晓轩,朱荷琴,郭金城. 1997

[18]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致病力分化测定. 梅丽艳,李志勇. 2005

[19]大豆锈病病菌生理小种的初步研究. 谈宇俊,孙永亮. 1989

[20]在山东省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parasiticavar.nicotianae)中出现0和1号小种的分化. 朱贤朝,郭振业,刘保安. 198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