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大红骨种质与黄早四改良及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俊强
作者: 王俊强;孙善文;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孙培元;丁昕颖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种质资源;近缘改良;杂交模式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10 期
页码: 1-4
摘要: 为促进黑龙江省中、晚熟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本文回顾并总结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利用丹705与黄早四杂交改良,集成旅大红骨种质与黄早四的优良特征特性,筛选出7份新种质资源,并进一步选育出玉米新品种嫩单23及优良品系的过程。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玉米4类种质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刘祥,李凤艳,彭泽斌,刘新芝,张兴华,韦继兴. 2000
[2]美国种质的引进及利用方式研究. 崔爱民,张久刚,张虎,单皓,丁锐钦. 2011
[3]黑龙江省常用玉米杂交模式的杂种优势分析. 史桂荣. 2002
[4]丹玉种业玉米育种中78599的杂交模式及其再利用. 杨雨明,景希强,刘金刚,王亮. 2006
[5]山葡萄抗寒力在种间杂交后代中的遗传. 王军,尹立荣,宋润刚,孙克娟,林兴桂. 1995
[6]选育抗寒酿酒葡萄新品种的研究. 宋润刚,路文鹏,王军,沈育杰,林兴桂,孙克娟. 1999
[7]山葡萄与欧亚种葡萄杂交后代性状遗传. 王军,宋润刚,尹立荣,孙克娟. 1997
[8]种间杂交选育干红干白葡萄酒山葡萄新品种的研究. 宋润刚,路文鹏,王军,沈育杰,孙克娟,林兴桂. 2000
[9]78599在吉林省玉米育种中的杂交模式及其再利用. 张志军,任军,张建新,焦仁海,刘文国,高坤. 2006
[10]贵州玉米种质改良及杂交种的选育研究进展. 陈泽辉. 2005
[11]贵州21份玉米优质种质资源的SSR标记分析. 朱英,陶刚,黄永会,刘永翔,祝云芳,刘作易. 2011
[12]甘肃玉米种质资源创新问题探析. 李志明. 2012
[13]玉米种质资源与种质创新研究的现状. 董海合,李凤华,杨兆顺,楼辰军,张旭,钱芳. 2005
[14]野生近缘种类玉米的相关研究进展. 赵琳,骆乐谈,詹生华,葛忠德,石江. 2018
[15]糯质玉米种质资源的种质类群划分. 董海合,李凤华,杨兆顺,张旭,楼辰军,钱芳. 2005
[16]玉米种质资源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崔永霞,张海萍,任元,张丛卓,田怀东,雷柴卫,张效梅. 2012
[17]贵州省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现状与利用潜力. 柏光晓,任洪. 1998
[18]玉米穗腐病抗性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胡颖雄,刘玉博,王慧,靳林朋,林凤,张学才,郑洪建. 2021
[19]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及改良. 李如来,邱磊,牛忠林,吴丽丽,夏永伟,蒋佰福,靳晓春. 2021
[20]山地环境下大豆耐荫种质资源的筛选. 谭春燕,杨文钰,陈佳琴,杨春杰,朱星陶,王凯.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牛粪、秸秆与化肥配施对土壤中铜锌铅镉形态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振;韩永胜;张淑芬;付龙;丁昕颖;马珊珊;尹珺伊;李伟;赵金波;白长胜;张军;田秋丰;史同瑞
关键词:牛粪;秸秆;配施;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相关性
-
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嫩单47的选育
作者:周超;王俊强;韩业辉;徐婷;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于运凯
关键词:玉米;嫩单47;选育;特征特性;早熟;高产
-
紫花苜蓿轮作饲用燕麦/青贮玉米土壤浸提液对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作者:王若丁;徐艳霞;杨曌;柴华;王晓龙;白长胜;李莎莎;吴玥;丁昕颖;张蕾;王春微
关键词:轮作;生理;抗氧化酶;土壤浸提液;紫花苜蓿
-
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寒地粳稻光周期敏感性评价
作者:赵富阳;马波;胡继芳;谭可菲;刘传增;闫锋;董扬;侯晓敏;李清泉;韩业辉
关键词:粳稻;农艺性状;光周期敏感性;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
-
松嫩平原耐盐碱大豆品种筛选与利用
作者:张笛;袁明;韩冬伟;王振;孙浩月;朱治佳;王俊强;韩业辉
关键词:大豆;耐盐碱;品种筛选
-
甲基磺酸乙酯(EMS)对谷子种子及幼苗活力的影响
作者:闫锋;董扬;赵富阳;侯晓敏;李清泉;王冰雪;周超;杨慧莹;范国权;刘凯
关键词:谷子;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甲基磺酸乙酯(EMS)
-
基于碳水化合物的佐剂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周梦婷;宋银娟;许健;李斌;冉多良;储岳峰
关键词:基于碳水化合物的佐剂;多糖佐剂;作用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