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微核心种质中广亲和基因S5~n的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姚国新

作者: 姚国新;胡建;黄明军;段俊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微核心种质;广亲和基因;S5n基因;筛选与验证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4 年 11 期

页码: 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S5n的功能标记扩增197份栽培稻微核心种质,从中筛选携带广亲和基因S5n的材料,并检验亲和性。结果表明,共筛选到11份(湖恢628、本邦谷、毫补卡、小红谷、饭毫皮、飞蛾糯2、特青选恢、包协-7B、毫马克(K)、清可、老造谷)含有S5n特异带型的水稻种质,将其与籼稻9311和粳稻日本晴杂交,其F1结实率均高于75%,表现广亲和性。这批广亲和性材料可为籼粳亚种间的优势利用及品种选育提供更多的可利用资源。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色素原基因定位及其与广亲和基因之间物理距离的研究. 盛生兰,余波,李闯,陆驹飞. 2008

[2]水稻广亲和基因在RFLP图谱上的初步定位. 刘蔼民,李和标,张启发,姜晓红,师素云,杨官品. 1992

[3]水稻广亲和基因近等基因系代换片段长度检测及其利用. 余波,吴远雨,吉华利,张艳琼,陆驹飞. 2008

[4]应用RFLP标记研究水稻的广亲和基因. 郑康乐,沈波,钱惠荣,王建林. 1992

[5]贵州地方水稻广亲和资源筛选. 吴朝昕,张习春,龙武华,朱速松. 2023

[6]水稻穗充实度的遗传分析. 何光华,郑家奎,谢戎,左永树,李兴莲. 1995

[7]水稻籼粳杂种F_1不育性研究新进展. 周起先,杨淑珂,朱文银,陈峰,姜明松. 2013

[8]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的耐储藏特性初步研究. 吴方喜,朱永生,谢鸿光,张建福,谢华安. 2010

[9]云南稻微核心种质及其回交高代糙米功能成分含量的遗传变异. 魏明亮,杜娟,曾亚文,杨树明,普晓英. 2013

[10]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不同生育时期耐冷性鉴定及其相关分析. 金铭路,杨春刚,余腾琼,郭桂珍,汤翠凤,张俊国,阿新祥,曹桂兰,徐福荣,刘宪虎,戴陆园,张三元,韩龙植. 2009

[11]抗稻瘟病基因Pib、Pita、Pi5、Pi25和Pi54在我国水稻微核心种质中的分布. 岂长燕,许兴涛,马建,王帅,田鹏,孟令志,闫文秀,赵志超,王洁,王久林,雷财林. 2019

[12]我国水稻微核心种质资源对白叶枯病抗性的鉴定和评价. 王明明,张帆,石英尧,卓大龙,胡丹丹,周永力,黎志康. 2017

[13]籼粳杂种不育的遗传模式及亲和基因的研究进展. 丁效华. 2000

[14]培迪广亲和基因重组效应的研究. 罗孝和,邱趾忠. 1990

[15]杂交水稻粤优938杂种纯度的基因功能标记鉴定. 彭宏,王波,马薇,潘叶飞. 2011

[16]超高产杂交粳稻的遗传特征的初步分析. 范方军,王芳权,黄胜东,许明,王军,朱金燕,李文奇,沈文飚,仲维功,杨杰. 2014

[17]关于水稻第6染色体株高基因的初步探讨. 余波,刁立平,盛生兰,钱华飞,李闯,陆驹飞. 2008

[18]籼粳水陆稻杂交的株高和结实率遗传. 杨江义,陶大云,胡凤益,杨桂芬,陶红,周玉萍. 2002

[19]三系法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Ⅰ.籼粳交不育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区别及其检测. 王才林,张兆兰,汤述翥,施建达. 1992

[20]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Rf6功能标记开发及微核心种质中Rf6基因的筛选. 王英,邹礼平,魏朗,彭方,黄文超,段俊枝,姚国新.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