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地区紫花苜蓿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周和

作者: 冯礼斌;左艳春;陈义安;朱永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苜蓿;生产性能;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

期刊名称: 草业科学

ISSN: 1001-0629

年卷期: 2012 年 29 卷 03 期

页码: 465-4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灰色系统理论对11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在川北丘陵低山区的生产性能(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茎叶比、株高、分枝数、主根长、再生速度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评价了各品种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在综合评价模型中的权重顺序为株高>分枝数>主根长>鲜草产量>茎叶比=再生速度>干草产量;在川北地区综合生产性能表现较好的紫花苜蓿品种是猎人河、霍普兰德和WL323等,爱菲尼特、特瑞和农宝等品种生产性能较差,苜蓿王和胜利两个品种虽然鲜草产量较高,但其再生速度慢,且苜蓿王茎叶比低,胜利干物质含量低,因而综合评价较差。

分类号: S541.9

  • 相关文献

[1]用灰色关联系数法对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辛宗绪,杨久廷,杜海英. 2007

[2]干热区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评价. 龙会英,张德. 2024

[3]秦王川灌区4个中型狼尾草的大田生产性能比较. 张怀山,代立兰,赵桂琴,夏曾润,杨世柱,王春梅. 2014

[4]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灰色关联综合评价. 杨晓,李锦华,朱新强,余成群. 2015

[5]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对不同种植模式饲草生产性能的综合评价. 刘万杰,汪文成,马利利,李正鹏,蒋福祯. 2021

[6]土默川平原13个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研究. 张仲鹃,高润,李峰,孙启忠,陶雅,柳茜. 2018

[7]土默川平原13个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研究. 张仲鹃,高润,李峰,孙启忠,陶雅,柳茜. 2018

[8]21个苜蓿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与综合评价. 伏兵哲,高雪芹,高永发,李东宁,张龙,张蓉. 2015

[9]22个苜蓿品种在甘肃永登地区的生产适应性评价. 冯刚刚,孙万斌,马晖玲,侯向阳,穆怀彬. 2016

[10]用灰色关联系数法对26个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综合评价. 温方,陶雅,孙启忠. 2006

[11]基于灰色关联度法的不同年龄紫花苜蓿草地土壤肥力评价. 王振南,张清平,陆姣云,杨梅,杨惠敏. 2015

[12]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组合F1代材料的研究. 尚继红,陈彩锦,吴娟,曾燕霞,张晓娟,王晓春,金学平,薛伟,高婷,魏淑花,张蓉. 2020

[13]国内外苜蓿品种主要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耿慧,王志锋,刘卓,金春花,庞建国,徐安凯. 2009

[14]不同苜蓿品种若干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于淑梅,耿慧,卢占江,李洪涛,庞建国. 2008

[15]宁夏南部山区不同苜蓿品种引种试验. 陈彩锦,金学平,马克成,高婷,王川,王晓春,张俊丽,杨天辉. 2018

[16]冻融和冻融+苏打盐碱复合胁迫下苜蓿幼苗的生理响应. 李红,李波,方志坚,杨曌,张超,冯成龙,金姗姗,王思琦,石婉莹. 2021

[17]高寒草甸区饲用燕麦品种营养价值综合评价研究. 王桃,徐长林,姜文清,周志宇. 2010

[18]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红壤丘陵区水田多熟制种植效益. 李伟伟,卞新民,王伟,戴兴临. 2005

[19]灰色关联度法在烤烟品种重要性状综合评价中的运用. 宋志美,刘乃雁,王元英,刘魁,陈志强,胡海洲,罗成刚,刘少云,李淑英. 2011

[20]14个紫花苜蓿品种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的综合评价. 李岩,徐智明,李争艳,李杨.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