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自羊茅属植物的内生真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多样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俊英

作者: 刘俊英;许文博;田沛

作者机构: 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农业农村部草牧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关键词: pH;氮源;碳源;培养基;生长速度;产孢能力;菌株

期刊名称: 草业科学

ISSN: 1001-0629

年卷期: 2024 年 007 期

页码: 1650-16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羊茅属(Festuca)内生真菌,筛选适于内生真菌生长的培养基并比较不同菌株的生长速度,本研究设置了不同的生长培养基,包括不同pH (4、5、6、7、8、9、10),不同碳源(葡萄糖、麦芽糖、乳糖、D-木糖、D-山梨糖醇、可溶性淀粉),不同氮源(蛋白胨、胰蛋白胨、硝酸钠、硝酸铵、尿素、草酸铵、硝酸钾)和不同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察氏培养基(Czapek agar)、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和水琼脂培养基(WA)],选择11株从羊茅属植物分离的香柱菌属(Epichlo?)内生真菌(G1、G2、G3、G4、291-4、291-14A、1、2、9、57A、84F)在这些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探究上述菌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生长速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培养基种类和pH对内生真菌的生长速度和产孢速度均有显著影响(P <0.05),内生真菌的最适生长pH为4~7,利用能力最强的碳源为D-山梨糖醇,氮源为蛋白胨,菌丝生长较适宜的培养基为PDA和PSA培养基,其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是菌株1和2,生长速度最慢的菌株是291-4和291-14A。

分类号: S54

  • 相关文献

[1]野生白棕口蘑菌种分离及培养条件优化. 陆欢,王瑞娟,万佳宁,杨慧,徐珍,尚晓冬,刘建雨. 2022

[2]六种碳源和氮源对长根奥德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郑林用. 2001

[3]羊肚菌A1菌株菌丝体的培养特性. 谭伟,曹雪莲,苗人云,彭卫红,黄忠乾,甘炳成. 2016

[4]野生肺形侧耳菌丝生物学特性及栽培初探. 钟丽娟,赵新海,张庆华,关艳丽,朱巍巍,韩冰,徐冲. 2013

[5]野生漏斗大孔菌菌丝生物学特性研究. 钟丽娟. 2013

[6]5株梯棱羊肚菌菌丝生长特性研究. 刘娜,宋莹,吕立涛,张敏. 2019

[7]野生珍稀食用菌花脸香蘑菌丝体培养研究. 王勇,甘炳成,郭勇,王钰. 2004

[8]野生灵芝JXLZ-3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黄保成,胡秀月,韦娇君,王灿琴,韦仕岩,王晓国. 2023

[9]桑黄菌种生长条件的研究. 王波,李玉. 2013

[10]杨梅凋萎病菌异色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英文). 任海英,李岗,戚行江,韦继光,梁森苗. 2013

[11]毛木耳油疤病病原菌的生长条件研究. 叶小金,王勇,谢丽源,唐杰,黄忠乾,甘炳成,杨志荣,孙群. 2013

[12]培养基营养条件对瓠瓜枯萎病菌的影响(英文). 苏贤岩,王齐,王学峰,蒋春荣,韩金先. 2012

[13]柑橘炭疽病生防芽孢杆菌3066菌株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田宇曦,陈凌,闵勇,刘晓艳,王晓芳. 2022

[14]寄生桑树的粗毛纤孔菌母种培养基最佳碳源和氮源筛选. 宋洪燕,郭光,任鹏飞,韩建东,宫志远. 2022

[15]蛹虫草培养基碳源和氮源对菌丝生长量的影响. 顾寅钰,张亚平,陈传杰,娄齐年,刘志斐,施新琴,于振诚. 2008

[16]黑木耳牡耳1号母种培养基适宜碳氮源筛选. 史磊,王延锋,王金贺,潘春磊,刘姿彤,盛春鸽,张鹏,于海洋,赵静,董雪梅. 2022

[17]白灰树花菌丝体最适营养生长条件的研究. 周永斌,张志军,刘连强,訾惠君,李凤美. 2010

[18]碳源和氮源对桑黄菌丝(Phellinus liteus)生长的影响. 杨菁,黄大斌. 2005

[19]竹黄子座形成及菌丝体发酵产生竹红菌素A的基本营养条件. 刘永翔,刘作易,全宇. 2011

[20]碳氮源对复合木质素降解菌木质素降解能力及相关酶活的影响. 范寰,梁军锋,赵润,张金凤,张洪生.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