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蓬子(Salicornia europaea)生态浮床对富营养化海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罗梓峻

作者: 罗梓峻;李秋芬;田文杰;左涛;陈聚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海蓬子;生态浮床;生境修复;富营养化海水

期刊名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ISSN: 1673-4831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548-5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因陆源污染输入和沿岸养殖业发展,我国近岸和入海口海域富营养化严重。该研究利用海蓬子(Salicornia europaea)高耐盐碱性、潮汐带生长的特点,通过浮床栽培探究了其对富营养海水的净化效果。实验构建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养殖池和浮床净化池的循环水净化系统,模拟持续污染的富营养化海水环境。通过在浮床上移植海蓬子幼苗,测定不同水体中氨氮(NH4+-N)、硝态氮(NO3--N)、亚硝态氮(NO2--N)和磷酸盐(PO43--P)浓度4种营养盐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植物存活、生长状况,研究海蓬子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海蓬子对NH4+-N吸收效果显著(P<0.05),在12 h的水力停留时间下最高去除率为32.97%;对NO2--N的净化效果显著(P<0.05),最高去除率为35.66%;对PO43--P和NO3--N有去除效果,但不显著;浮床上的海蓬子存活率达93%以上,植株有明显生长,25 d总体长度增长12%,鲜重增加102%,干重增加83%。研究结果说明海蓬子可以作为生态浮床的工具植物,对近岸和入海口富营养化海水进行净化,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分类号: X173%X55

  • 相关文献

[1]象山港中部养殖区细菌群落结构的特征及其在生境修复过程中的变化. 李秋芬,有小娟,张艳,毛玉泽,焦海峰. 2013

[2]盐生植物海蓬子的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洪立洲,丁海荣,杨智青,王茂文,王凯,朱小梅. 2008

[3]海莲子DnaJ-like基因片段的表达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张大栋,周春霖,任丽娟,王茂文,汤日圣,马鸿翔. 2006

[4]海蓬子DnaJ-like基因片段的表达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张大栋,周春霖,任丽娟,王茂文,汤日圣,马鸿翔. 2006

[5]海蓬子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余桂红,柏文娟,马鸿翔,张旭,易金鑫. 2010

[6]新型绿色海水蔬菜海蓬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易金鑫,马鸿翔,张春银,徐照龙,何晓兰,张大勇,余桂红,张大栋,朱虹润. 2010

[7]利用SRAP分子标记研究美洲海蓬子实生群体遗传多样性. 张旭,邢锦城,陈健华,余桂红,张春银,马鸿翔. 2009

[8]海蓬子中高亲和钾离子转运体SbHKT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高媛媛,张保龙,杨郁文,沈新莲,倪万潮. 2010

[9]滴灌条件下不同盐生植物对盐渍化土壤的脱盐效果研究. 祁通,孙九胜,刘易,王勤良,王新勇,尹传华,侯振安. 2011

[10]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 刘福兴,宋祥甫,邹国燕,付子轼,刘娅琴. 2013

[11]生态浮床及辅助技术治理汇丰河黑臭水体. 刘福兴,付子轼,宋祥甫,赵培峰,邹国燕. 2009

[12]生态浮床对宁夏引黄灌区污染河道生态系统的影响. 刘娅琴,付子轼,邹国燕,孔令彬. 2016

[13]铜钱草对不同污染负荷模拟污水的净化效果初探. 袁泉,吕巍巍,刘娅琴,周文宗. 2019

[14]应用于农村支浜原位修复的生态浮床净化效果研究. 宋雪飞,张迎颖,恽台红,宋伟,张志勇,王岩,刘海琴. 2020

[15]不同类型生态浮床对水质的净化效果. 周文宗,吴华莉,涂尾龙,王洪洋,张莺莺,曹建国,刘娅琴,黄伟伟,谈永松. 2020

[16]不同营养状态水体中生态浮床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 刘娅琴,邹国燕,宋祥甫,潘琦,付子轼,刘福兴. 2015

[17]浮床植物芦苇在长江口水域的生长特性及对氮、磷的固定能力. 姚东方,赵峰,高宇,宋超,杨刚,章龙珍. 2014

[18]不同植物组合的生态浮床对浅水富营养化湖泊水质净化效果及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梁翼东,匡箴,孙宁泽,顾佳林,徐东坡. 2023

[19]水生植物根系生态化学特性及其生态响应研究进展. 赵婉婉,郭丽芸,吴伟. 2017

[20]池塘养殖气提式生态浮床的研制. 田昌凤,朱林,车轩,顾兆俊,刘兴国.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