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例燕麦雄性不育的发现及遗传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崔林
作者: 崔林;范银燕;徐惠云;李成雄;郭忠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燕麦;雄性不育性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1999 年 03 期
页码: 296-300+4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1994年发现的我国首例燕麦雄性不育材料进行了特征特性的观察和细胞学鉴定、以及不育性遗传的研究,结果表明:(1)该材料不育度为100%,属“无花粉型”的雄性不育,不育株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四分体形成后期到花粉粒形成早期阶段.(2)不育株与不同品种测交的F_1代,6个组合表现育性恢复,2个组合出现一些完全不育株;恢复育性的植株自交后可育株与不育株呈3:1分离;不育株与恢复育性的F_1回交,BC_1育性为1:1分离.说明不育性状是由隐性核基因控制的.该材料命名为CA燕麦雄性不育.
分类号: S512.6
- 相关文献
[1]显性核不育亚麻的雄性不育性研究. 张辉,陈鸿山,王宜林. 1993
[2]温度敏感型雄性不育水稻的鉴定. 孙宗修,熊振民,闵绍楷,斯华敏. 1989
[3]青麻叶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性遗传模式的研究. 闻凤英,张斌,刘晓晖,王玉龙,宋连久,赵冰. 2003
[4]乙烯利对四川小麦品种的杀雄效果评价. 邹裕春,胥家全. 1988
[5]苜蓿雄性不育系MS-4 SSH文库构建及基因表达分析. 高翠萍,石凤翎,伊风艳,唐芳,赵彦,蔡丽艳. 2017
[6]胡萝卜雄性不育性研究及利用. 司家钢,朱德蔚,杜永臣,赵志伟. 2001
[7]雄性不育基因工程及番茄杂种优势利用. 赵广荣,宋远佞,邵景成,胡志峰,杨永岗. 2000
[8]T质和普质小麦恢复系选育方法的研究. 饶世达. 1998
[9]小麦辐射雄性不育系杂种F_1的亚显微结构. 王岳光,王琳清. 2000
[10]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稳定性及其鉴定技术研究(英文). 袁隆平. 1998
[11]雄性核不育性及其特点. 薛光行. 1997
[12]甘肃省春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袁明璐,王世红,周宽基. 2007
[13]单种富硒小麦复种燕麦草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李成,温瑞强,贾志平,张晓蒙,王学敏. 2016
[14]不同燕麦品种产量及其与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武俊英,刘景辉,王怀栋,张向前,于翠玲,王莹. 2011
[15]不同磷浓度对燕麦幼苗生物量及磷素营养的影响. 邢义莹,张智勇,赵利梅,顾明磊,齐冰洁. 2015
[16]用GGE双标图分析燕麦区域试验品系产量稳定性及试点代表性. 张志芬,付晓峰,刘俊青,杨海顺. 2010
[17]燕麦DNA导入普通小麦的初步研究. 刘萍,张立杰,马宏玮,刘生祥,徐兆桢,李树华,许兴. 2000
[18]燕麦新品种赤燕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丁素荣,杨学文,生国莉,刘迎春. 2013
[19]不同燕麦种成熟胚诱导条件的优化. 贾利敏,傅晓峰,刘俊清. 2009
[20]燕麦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贾利敏,傅晓峰,刘俊清,牛素清.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农业科研单位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安全管理
作者:麻旭普;张培;崔林;付新成;付海龙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危险废弃;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
-
有机肥对旱地燕麦生产效应的影响
作者:王盼忠;徐惠云;王婧
关键词:有机肥;燕麦;土壤肥力
-
西北地区农业生产中土壤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作者:王婧;王盼忠;徐惠云
关键词:农业;土壤污染;环境;防治措施
-
不同除草剂对燕麦杂草防除效果及燕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王盼忠;徐惠云;王婧
关键词:除草剂;燕麦;生育期;产量;生理特性
-
晋北旱地燕麦生产现状及丰产栽培措施
作者:王盼忠;徐惠云
关键词:燕麦;生产现状;丰产;栽培措施
-
基于基因分型技术的燕麦SNP标记研究
作者:董艳辉;刘龙龙;温鑫;于宇凤;杨方;刘根科;崔林;曹秋芬;秦永军
关键词:燕麦;基因分型技术;抗旱;基因型;SNP
-
晋北旱坡地裸燕麦合理种植密度的探讨
作者:徐惠云;王盼忠;王婧
关键词:裸燕麦;同燕2号;密度;经济性状;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