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资源热粳35遗传图谱构建与耐热QTL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剑

作者: 郑剑;李兴星;苏华英;周军杰;秦小健;南文斌;杨永清;张汉马;李贤勇;梁永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SSR;偏分离;耐热性QTL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7 年 31 卷 05 期

页码: 844-8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揭示耐热粳稻资源热粳35的遗传特性,以热粳35/协B F2群体为研究材料,构建了包含140个SSR标记的分子图谱;借助构图分子数据分析标记基因型的分离情况,并进行耐热性QTL分析。结果表明,该图谱覆盖基因组全长2 157.7 c M,标记间平均图距15.4 c M,45个(28.5%)标记极显著偏向亲本或杂合子(P<0.01)。在第1、第3、第4、第6、第7和第8号染色体上发现9个偏分离热点区域。其中,有4个偏分离热点区域可能与孢子体或配子体选择有关,在第4、第8和第12号染色体上共检测到3个耐热性QTL。本研究结果为耐热粳稻资源的遗传机理解析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信息。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苜蓿SSR引物在蚕豆上的通用性及SSR引物在F_2群体中的偏分离分析. 田莹莹,侯万伟,陈扣梅,武学霞,刘玉皎. 2017

[2]玉米不同回交世代DH系遗传分析研究. 齐欣,刘欣芳,马骏,贾钰莹,刘晓丽,孟庆国,姜敏,李思南. 2020

[3]小麦RIL群体第一部分同源群染色体遗传多样性与偏分离分析. 安梅,杨德龙,栗孟飞,张国宏,李唯. 2012

[4]大豆公共遗传图谱C1连锁群SSR标记空白区段的填补. 雷雅坤,闫龙,杨春燕,宋晓昆,张孟臣,黄占景. 2012

[5]水稻粒簇生材料Cgr320的鉴定及遗传偏分离分析. 周军杰,李兴星,郑剑,南文斌,秦小健,张启军,杨永清,张汉马,梁永书. 2016

[6]长雄蕊野生稻导入栽培稻诱发配子选择效应的初步研究. 章禄标,王英,柴路,徐建龙,潘学彪,黎志康. 2011

[7]水稻杂种偏分离位点SegD8的精细定位. 袁洋,敖和军,周仲华,应杰政,张健,倪深. 2023

[8]大豆分子标记在RIL群体中的偏分离分析. 刘峰,吴晓雷,陈受宜. 2000

[9]小麦SSR和SNP标记在Taichung29×白芒麦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偏分离分析. 郭继元,王凤涛,蔺瑞明,冯晶,张忠军,徐世昌. 2018

[10]棉花F_2群体及RIL群体SSR标记偏分离的比较剖析. 鲁宁宁,王红梅. 2018

[11]偏分离条件下牙鲆生长性状QTL的主成分定位. 李宁,张丽怡,李停,李艳红,刘海金,杨润清. 2017

[12]野生大豆*栽培大豆RIL群体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SNP偏分离分析. 刘德泉,聂波涛,邱红梅,陈亮,陈健,崔正果,姬文秀,王跃强. 2023

[13]遗传群体偏分离研究进展. 刘海燕,崔金腾,高用明. 2009

[14]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三系保持系新材料遗传机理初探. 刘念,蒙大庆,祝捷,徐凯,汤天泽,涂金星. 2020

[15]利用SSR标记分析川育12×人工合成小麦Syn780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偏分离现象. 李俊,杨玉敏,廖杰,彭正松,汤永禄,杨武云. 2007

[16]薏苡总苞性状的遗传分析. 李祥栋,潘虹,陆秀娟,魏心元,石明,陆平. 2020

[17]利用RFP标记进行水稻籼粳杂种偏分离的遗传分析. 刘中来,李军,瞿绍洪. 2012

[18]棉花种间BC_1群体偏分离的遗传剖析(英文). 余渝,张艳欣,林忠旭,张献龙. 2010

[19]二倍体月季F_1群体的SSR鉴定与遗传分析. 周宁宁,李淑斌,李远波,蹇洪英,晏慧君,王其刚,陈敏,邱显钦,张颢,唐开学. 2017

[20]虾夷扇贝F1自交衰退及其遗传调控机理. 赵亮,李仰平,高杉,姜苹哲,林杉杉,张国瀚,范广其,蒋经伟,周遵春.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