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转变为茶园的土壤pH及养分变化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诚
作者: 林诚;陈子聪;吴一群;颜明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林地;茶园;土壤酸化;化学性质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20 年 02 期
页码: 186-1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铁观音主产区安溪县10个乡镇38个茶园表土及相邻的林地进行调查,研究林地转变为茶园后土壤pH及养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林地转变为茶园后土壤pH每年平均下降0.031个单位,由林地土壤的4.81下降到茶园的4.17,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与林地相比,茶园土壤pH在4.0~4.5区间的样本比例增加27.0%,pH<4.0样本比例增加36.8%,并显著提高交换性酸、交换性氢、交换性铝含量。林地转为茶园后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0.29 g·kg~(-1)、33.39 mg·kg~(-1)、59.06 mg·kg~(-1)、29.75 mg·kg~(-1),土壤C∶N下降5.67,均达显著差异水平。随着茶园植茶年限增加,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显著上升,土壤pH变化量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变化量呈显著负相关,茶园土壤pH若下降1个单位,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含量平均可累积63.92、52.45、55.84 mg·kg~(-1),其中茶园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已达到环境临界值,存在对环境造成磷素污染的风险。调查结果表明,安溪县茶园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并进行针对性配方施肥,可减缓茶园土壤酸化趋势。
分类号: S153`S571.1
- 相关文献
[1]养殖沼液生态循环利用模式的建立与运行效果. 沈阿林,奚辉,姜铭北,安文浩,王云龙,陈喜靖. 2019
[2]林地改为茶园对土壤净硝化速率及N_2O排放的影响. 崔静雅,颜明娟,吴晓荣,王慎强,倪康,蔡祖聪,张金波,程谊. 2017
[3]南京市茶园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黄莹,景金泉,肖旭,赵荷娟,文蔚明,马建宏,毛久庚. 2017
[4]茶园土壤酸化改良中生物炭应用5a后的稳定性研究. 钱莲文,余甜甜,梁旭军,王义祥,陈永山. 2022
[5]中国茶园土壤酸化现状与分析. 颜鹏,韩文炎,李鑫,张丽平,张兰. 2020
[6]茶园土壤酸化及其改良措施. 张永利,孙力. 2011
[7]生物黑炭对酸化茶园土壤的改良效果. 吴志丹,尤志明,江福英,王峰,王成已,张文锦. 2012
[8]海南的火焰兰. 陈云池. 1992
[9]天津市林地食用菌发展概况及探讨. 周永斌,刘连强,訾惠君,李凤美,张志军. 2014
[10]林地香菇覆土栽培技术. 王文治,张志军,刘连强,周永斌,王玫. 2007
[11]林地网脉木耳的仿生栽培技术. 王文治,张志军,刘连强,周永斌. 2007
[12]桑黄林地栽培技术. 高君辉,杨焱,唐利华. 2010
[13]“林——菌”模式对生态林的影响初探. 沈学香,顾忆龙,张津京,杨锦康,黄建春,陈辉. 2018
[14]贵州黔东南州林下矮堆墙式栽培茶树菇. 谌金吾,谢永,孙厚静,王杰,宋盛英,桂阳. 2020
[15]黄土台塬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CH_4通量特征及主控因子分析. 刘欢,刘梦云,刘丽雯,赵国庆,张杰,张萌萌,李笑然. 2018
[16]广西典型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特征. 曾成城,苏天明,苏利荣,秦芳,李琴,何铁光,俞月凤,张雨,徐亮,冯倩. 2021
[17]长根菇林地覆土栽培技术. 唐利华,高君辉,郭倩. 2010
[18]宁南黄土区典型林分林下草本植被根系分布特征. 王月玲,王思成,许浩,万海霞,董立国,韩新生. 2023
[19]降雨对林地养分输入与土壤侵蚀的作用. 水建国,柴锡周,卢庭高. 1999
[20]平川红枣、核桃用地类型探讨. 朱改华,殷海善.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牡蛎壳调理剂对稻田土壤环境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作者:吴一群;郑祥洲;王永明;陈绪龙;余劲聪;文笑;张玉树
关键词:调理剂;土壤酸化;重金属有效性;经济效益
-
福建典型白茶产区茶园土壤锰锌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颜明娟;陈贤玉;曹榕彬;林诚;吴一群;黄丁一;吴海玲;陈子聪
关键词:白茶;茶园;土壤;锰;锌;形态;剖面分布;有效性
-
福鼎白茶茶园土壤有效锌与茶叶锌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颜明娟;林诚;陈子聪;黄丁一
关键词:白茶;土壤;茶叶;锌
-
紫云英干粉与等量全价配合饲料喂猪效果比较
作者:邱孝煊;张辉;吴一群;何春梅;王利民;刘彩玲;黄毅斌
关键词:紫云英;干粉;猪;生产性能;消化道;品质
-
亚热带地区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团聚体结构及有机碳、氮分布特征
作者:林诚;郑祥洲;郭宝玲;丁洪;解钰;张玉树
关键词:耕作;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C/N
-
南方低产黄泥田与高产灰泥田基础地力的差异
作者:王飞;李清华;林诚;何春梅;朱恬恬
关键词:黄泥田;灰泥田;水稻;基础地力;养分吸收;氮肥利用率;氮肥残留率
-
城市污泥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碳氮含量的变化特征
作者:林诚;刘用波;林福光;李昱
关键词:城市污泥;好氧堆肥;有机质;全氮;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